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目前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电池效率等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尚需进一步优化和提高。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市场也在逐渐扩大,国内钠离子电池受到相关政策支持发展前景积极乐观。以下是2025年钠离子电池行业分析。
《2024-2029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2024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达6.1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高达21.42%。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8.38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支持和产业链优势。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政府加大了对储能技术的投入与推广力度,为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环境。中国在钠离子电池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加速了其商业化落地。储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国内企业的积极布局,也推动了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助力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
随着钠离子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供应商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电池制造企业也在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
2022年我国钠离子电池需求量约为0.1GWh,2023年提升至2GWh。钠离子电池行业分析预计未来,随着产业投入加大,高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预计2025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可增至28.2GWh。在2023年,钠离子电池已然由实验阶段迈入商业化应用进程,诸如中科海钠、比亚迪、宁德时代、立方新能源、华阳股份等众多企业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已进入应用市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2年7月14日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钠离子电池术语和词汇》和《钠离子电池符号和命名》计划正式下达。据悉,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主管单位为电子信息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归口并组织起草。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科海纳),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制定电池技术标准的重要国际机构。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发展,IEC也开始关注该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主要的标准化内容包括:IEC 62660-1电动交通工具用电池组和系统的性能测试,尽管该标准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但其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对于钠离子电池同样适用。IEC 62133便携式密封蓄电池的安全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可充电电池,包括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指出在中国,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也在逐步推进。相关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GB/T 31467.3-2015:储能系统用电池组件技术要求,尽管该标准主要针对锂电池,但它为储能类电池的标准提供了框架,可以作为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制定的参考。GB/T 34058-2017:动力电池使用安全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动力电池,包括钠离子电池,涵盖了电池的安全性、热稳定性等测试要求。
总体看来,随着其技术不断成熟,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将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初步的钠离子电池标准,这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