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势头,动力电池总装车量达到34.9 GWh,同比激增94.1%。宁德时代以15.43 GWh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但市占率环比下滑至44.45%,而比亚迪则凭借23.62%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中创新航在连续30个月位居前三后首次跌落至第五位,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趁势跃升,行业竞争呈现加速洗牌态势。磷酸铁锂电池以81.5%的历史新高市占率继续压制三元电池,技术路线分化与原材料波动正重塑市场格局。
2月数据揭示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磷酸铁锂凭借成本与安全优势持续主导主流市场,而三元电池在高端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头部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客户多元化和材料创新维持竞争力,而原材料价格波动则加速了行业洗牌节奏。未来竞争将围绕技术迭代(如4680大圆柱电池)、回收体系完善及海外供应链布局展开,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向具备全链条掌控能力的龙头企业倾斜。
在2月装车量TOP 5榜单中,中创新航以1.68 GWh的装机量环比下滑至4.83%,创下近三年新低。与此同时,国轩高科凭借1.81 GWh的表现时隔四年重返前三(市占率5.22%),亿纬锂能则以4.97%的份额跃居第四。尽管中创新航同比仍实现47.37%的增长,但其增速落后于国轩高科(+528.3%)和亿纬锂能(+174.6%)。这一变动反映出企业技术路线选择、客户结构优化及产能释放效率的显著差异。
磷酸铁锂电池在2月装车量达28.4 GWh,同比飙升158%,市占率较去年同期扩大30个百分点。其成功源于对高镍三元电池的降本替代——钴价波动加剧了这一趋势。尽管三元电池凭借能量密度优势仍主导高端车型市场,但其6.4 GWh装车量同比下降7.2%。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在磷酸铁锂领域占据38.41%份额(装机10.91 GWh),比亚迪则以28.82%的市占率几乎包揽自身全部需求,凸显其垂直整合优势。
全球最大钴生产国近期暂停出口引发的价格波动(钴价单月涨幅超40%),直接冲击三元电池成本结构。尽管短期影响可控,但若政策常态化将加速企业转向磷酸铁锂阵营。当前行业正通过材料体系优化(如高镍低钴)和回收技术降低风险,但短期内磷酸铁锂凭借更低原材料依赖度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因湃电池作为广汽埃安控股企业首次跻身前十(位列第六),其2023年5月才进入前15的崛起速度印证了车企自研电池的战略价值。与此同时,欣旺达从第五跌至第九反映二线厂商面临的产能与客户双重压力。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背景下,头部企业正通过绑定优质主机厂(如宁德时代与特斯拉、比亚迪与丰田)巩固地位。
总结:技术路线分化与供应链博弈重塑产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