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均为面向整车企业,电池供应商被排除国家补助之外。在影响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因素中,锂离子电池的高成本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瓶颈”。
调查了解: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业内电池成本所占整车价格比例一般为25%—30%,有些车型甚至达到50%。电池成本的高低基本决定了整车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强弱。到目前我国锂电池成本几近5000元人民币/kWh,2015年的目标是达到3000元人民币/kWh,与日本还存在一定差距。居高不下的价格,无疑给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也蒙上了“阴影”。
目前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这四个部分总共占到锂电池成本的85%,分别约为25%、15%、30%、15%。锂离子电池价格的“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该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批量少、生产线不足、装备科技含量低、低端产品重复建设等均制约了其发展。
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日本实现了六氟磷酸锂产业化。可是我国主要依赖进口,由于生产技术难度非常高,在国际上主要由关东电化学工业、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国内目前正极、负极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电解液、隔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产品供不应求。
国家财政的补贴资金铺的面太广,尽管培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分散,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厂家处境比较困难。了解更多(2012-2016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调查及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