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储能、动力以及消费电池,是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来划分。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中亚洲占据主流地位,特备是中国和韩国拥有大量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以下是2023年锂离子电池行业产业布局。
锂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行业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消费电子、电动工具、储能等。
上游行业中的原材料价格变动与锂离子电池企业的产品定价政策、成本水平、销售业绩有较大影响,关联度较高。目前,锂离子电池行业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同时也是锂离子电池成本占比最高的材料,约占锂电离子池电芯材料成本的40%左右。
目前这些行业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杉杉股份、贝特瑞等,市场竞争充分、产品供应充足,能够较好的满足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生产经营需求,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据锂离子电池行业产业布局相关数据,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达60%以上。
锂电池因其较小体积条件及优越的性能条件,是现代电子产品优先选择的储能电池种类,也是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的动力电池。未来中国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会保持相对稳定,再有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锂电池下游应用行业将带动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锂电池行业未来增长点。
1.亚洲主导:目前,亚洲地区是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的主导力量,尤其是中国、韩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中国的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CATL(宁德时代)、韩国的企业如三星SDI、LG化学,以及日本的企业如松下和索尼,都在全球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
2.国际合作:尽管亚洲国家在锂离子电池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国际合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以共享技术和市场资源。此外,一些国家还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国际合作和研发合作,以加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新兴市场的发展:除了亚洲市场,其他地区也在锂离子电池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例如,欧洲正在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并鼓励本土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的发展。美国也在加大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投资和支持,以减少对进口电池的依赖。
总体看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主要受到下游领域需求影响最大,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下保障了锂离子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