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A股动力电池回收板块表现抢眼,多家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实现上涨。截至2月24日收盘,山东圣阳电源、旺能环境、东莞宏远工业区等动力电池回收板块中的公司纷纷涨停。这一波上涨行情的背后,是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迎来的政策利好。
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该《方案》强调全链条管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实现生产、销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为行业从发展初期进入高速成长期奠定了基础。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增加。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报废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500万辆至2000万辆,届时报废电池的容量将超过60GWh。据中信证券预计,到2030年,全球退役电池的回收量有望突破830GWh,市场空间超过千亿元。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面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巨大机遇,企业纷纷探索适合自己的回收模式。一些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闭环管理,提高回收效率。例如,宁德时代开始联合下游车企搭建电池回收环节的闭环管理,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探索电池回收、换电等领域。此外,宁德时代还与欧洲本地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正极活性材料及电池回收领域。
同时,一些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提高回收利用率。例如,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绿循新能源产业(广东)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特别是在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利用项目上进行深度合作。
尽管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多重考验。一方面,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两种方式,但梯次利用面临成本偏高、电池缺乏一致性、技术路线不统一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锂盐价格大幅度下滑,行业出现了二次利用的资源成本比一次资源的价格还高的情况,导致企业回收利润受到挤压。
此外,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的野蛮生长阶段,面临商业模式、行业监管、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如何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整治行业乱象,规范行业发展,攻克技术难点,推动电池回收实现良性循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政策层面也在不断加强引导和监管。《方案》提出,要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指出,要用法治化手段规范回收利用,制定完善的相关行政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此外,还要加快制定、修订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相关标准,以标准引领带动回收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动力电池退役量的逐年增加,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引领下,企业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回收模式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尽管当前仍面临多重考验和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完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望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