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脑 资讯详情
大数据杀熟现象需加强监管 政策拓展数据精准赋能路径
 大数据 2022-11-14 15:42:2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网络化进程加速推进大数据发展,我国大数据2022年线上线下市场结合,发展日趋多元化。目前推动大数据市场赋能监管,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体系,还需要让各类信用体系有效对接,形成统一的机制,让失信者无处躲藏。

  大数据杀熟现象需加强监管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大数据“杀熟”调查报告。2022-2027年中国大数据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认为仍然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不同价现象。价格不一致主要体现为新、老用户享受打折优惠额度不同,或者享受打折优惠种类不同,导致最终实际成交价格不同。

  本次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体验调查两部分。体验调查对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同程旅行、飞猪旅行、美团(旅游)、美团单车、哈啰、滴滴青桔、盒马、叮咚买菜、多点、美团外卖、饿了么等18个消费者常用的网络平台进行了消费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认为仍然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超六成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其中,54.89%的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50.04%的受访者表示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41.94%的受访者表示在外卖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此外,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打车类、票务类、视频类消费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61.21%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不同用户享有不同的打折或优惠;45.76%的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36.92%的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同一时间不同用户价格不同;26.69%的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只提供符合用户特点的商品或服务。

大数据杀熟现象需加强监管 政策拓展数据精准赋能路径

  此外,针对消费者同时在一个平台消费,有人有消费券而有人却没有的现象,83.95%的受访者认为发放打折券或优惠券的结果不公平,76.07%的受访者认为发放打折券或优惠券规则不透明。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不同用户享有不同的打折或优惠,目前发放打折或优惠券的结果不公平、规则不透明,均与大数据“杀熟”有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大数据“杀熟”是为了谋取更多经济利益;不到两成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利用大数据差别推送是为用户推荐合适的商品或服务;极少数受访者认为企业利用大数据差别推送是为用户节省选择的时间成本。

  调查结果显示,86.12%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76.20%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影响行业信誉;62.82%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降低用户忠诚度;只有17.97%的受访者认为会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调查结果表明,遭遇大数据“杀熟”问题后,有近半(47.68%)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只有个别(4.95%)受访者选择通过司法途径维权。这说明大部分受访者能够认识到大数据“杀熟”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但由于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等原因,选择依法维权的人并不多。

  对此,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应该健全法律法规,对大数据“杀熟”问题进行具体规定;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超五成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监管,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方法;还有超三成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社会监督和企业自律。

  政策拓展数据精准赋能路径

  大数据监管是监管提质增效最为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监管局深耕“大数据+监管”模式,促使监管向纵深推进,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资金效能保驾护航。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丰富监管数据库。主动打破数据壁垒,收集贵州教育、社保、民政、脱贫人口等数据,构建起覆盖广泛的民生资金监管数据库,努力促进不同主管部门间的信息互通,有效发挥数据聚合效应。

  建立大数据监管工作法,挖掘数据富矿。监管数据库独立运行,与互联网、业务专网等物理隔离,建立“数据收集、数据清洗、分析比对、疑点整理、各地核实、意见反馈、结果确定”的大数据监管七步法,分析学生、教师、学校数据年度间变化合理性,在海量数据中精准识别风险,打开监管新思路。

  推进规范管理降低风险,提升监管效能。推动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各地各校对学生信息核对、更正,对1.7万条数据进行了更新,有效提升数据准确性,推动省级主管部门学生资助申请与受助发放范围之间的一致性持续提升,防止脱贫人群和低收入群体子女因教育支出返贫或致贫。

  政策完善大数据平台标准化管理建设,2022年我国政策着力优化监管协同机制。大数据+监管模式的高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困难学生补助发放更加精准。我国监管局全面收集民政低保数据、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数据,与义务教育学生学籍数据对比分析,向省级主管部门提出动态调整确定补助对象发放的意见建议,提高学生资助申请与受助发放范围一致性,做好困难学生资质认定,提升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生活补助发放精准度。二是保障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我国监管局严守数据安全底线,深化集成和应用,促进数据有序流转,推动实现学籍系统证件信息、身份标识等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实时同步,切实避免一段时期以来数据录入不规范、数据传输实效性不强等管理脱节问题,全省570余万义务教育学生数据信息的唯一性、一致性、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

  以上就是大数据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大数据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