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导向、场地再开发利用需求和环保意识增强的影响下,我国土壤治理工程行业受到持续关注。我国土壤环境修复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土壤治理市场总投资规模逐渐稳定在100亿元上下,建设用地修复工程类项目的数量最多。
土壤治理行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是衡量土壤环境修复产业发展成熟度和土壤污染防治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2021年全国开展公开招投标的土壤治理修复项目共计3626个,项目总金额约为156.6亿元,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土壤环境修复项目数量也逐年增加,2020年增加幅度最为明显,较2019年翻一番,2021年持续增长。项目总金额分别为86.9亿元、141.6亿元、118.4亿元、142.7亿元、156.8亿元,项目金额在2021年达到了最高值,首次超过了150亿元。
土壤环境修复咨询服务类项目受国家政策影响很明显,“十三五”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项目金额上都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年,项目金额接近了40亿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国家相关政策驱动下,项目数量较2020年增加了9.46%,达到了3123个。
2021年土壤治理咨询服务项目主要以土壤和地下水的调查评估为主,项目数量占77.9%,项目金额占76.6%。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十三五”期间调查识别出较多的污染地块,释放出较多的区域性、行业性地下水调查评估项目。但调查发现,目前土壤环境修复咨询服务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2020年相比,2021年项目数量增加了9.4%,但项目金额却下降了12%。
在土壤环境修复工程市场方面,全国土壤环境修复工程项目数量总体平稳,呈小范围波动,2021年度全国启动的污染修复工程项目数量较2020年同比降低24.7%。2021年启动的建设用地修复工程类项目的数量最多,占全年工程项目数量的50.7%,其次为农用地修复治理项目,占比为17.5%。
2022-2027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从项目金额来看,2021年重庆启动的土壤环境修复工程项目金额最高,达到23.84亿元。排在前2-5名的省份分别是浙江、江苏、安徽、山东,项目金额在6.16亿-13.07亿元之间。重庆作为2021年一个重要土壤环境修复市场,启动了多项大型土壤环境修复工程。金额排名前10位的全国土壤环境修复工程项目中,有6个位于重庆。
随着土壤修复行业产业结构与城市布局的变化与调整,有些化工、冶金等污染企业纷纷搬迁,加上一些企业的倒闭,污染场地不断产生。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还未得到根本缓解,部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其中,土壤污染防治与美丽中国目标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土壤修复,从本质上来说是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需融合到生态环境整个的大篇章里去。在实际修复工程中,不正当操作和不符合环保理念的设计比比皆是。从本质上看,其他专业的从业者在进行土壤修复时,对修复目的理解有偏差,对环境与人民健康的影响不了解,总想着蒙混过关。
我国土壤修复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较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国内主要缺乏技术工程化的承载者—具有技术特色的实力型修复企业;其次缺乏修复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数据公开性差导致污染场地的基础数据不健全,缺乏实用技术的成套设备装置。因此,与拥有成熟土壤修复技术公司共同合作,开放适合本土化技术越来越迫切。
德森环境专注于土壤修复数十年,有着非常丰富的土壤修复经验和技术装备。除了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法规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为更多的环境修复企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设备,始终秉承“全心全意,至臻至美”的经营理念以“推动环境工程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己任,创造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客户得利、社会收益和企业盈利的多赢局面。德森环境不断深入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探索,加快实现“绿水青山”中国梦。
最新研发的移动式土壤修复淋洗设备将土壤修复时的输送系统、筛选破碎、化学淋洗及能源供应等功能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形成了一套高度集成、独立完整的土壤修复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赴到需要进行土壤修复的场地,具有适用范围广、占地面积小、转场快速灵活、安装快速便捷、运行低耗高效的显著特点。
土壤治理力争提前达成治理目标,2022年土壤治理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市。在政策提速的背景下,一些土壤污染治理项目也频繁公布,这对于行业企业来说,无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随后几年,土壤污染治理取得长足进展。而2022年,政策正在明显加快。
以上就是土壤治理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