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期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以强劲势头驱动产业变革。2024年前两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显著,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绩回升。行业预测显示,到2025年,轻型商用车领域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50%,城市物流、专业细分场景等需求持续扩容,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2024年前两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景气度。以福田汽车为例,其2月份销量达47,208辆,同比增长56.1%,其中新能源车型表现尤为突出,单月销量7,587辆,同比激增272.3%。海外市场同样成为增长引擎,该企业海外业务增幅达38.1%。
从行业整体看,轻型商用车(轻客)市场预计在2025年迎来结构性变化:大VAN车型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15%,中VAN基本实现全面电动化(渗透率超95%),推动全品类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这一趋势与政策引导及市场需求升级密切相关,进一步巩固了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渗透率超过31%。根据当前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需求增速测算,到2025年,轻客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有望突破50%,成为推动产业规模跃升的核心力量。
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市场注入强心剂。例如,在城市化推进和物流专业化分工背景下,VAN类(厢式货车)市场需求预计进一步扩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加速布局:某头部车企计划在2025年将轻客目标市场规模推高至40万辆以上,并以新能源车型为主力产品。
在市场快速扩容的背景下,产业链企业的表现呈现显著差异。雅化集团通过锁定优质客户资源,2023年锂盐产品销量大幅增长,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596%721%,成为行业高增长代表;双林股份、中通客车等企业净利润增幅均超100%,印证了技术壁垒与市场卡位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转型中面临挑战:赛力斯、安凯客车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扭亏为盈,而宁德时代、长城汽车凭借规模效应与供应链优势,在净利润规模上保持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福田汽车等企业已启动OTA(远程升级)技术应用,计划于2024年4月上线多模型切换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并巩固市场竞争力。
展望2025年及更长远的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围绕两大方向深化变革:一是技术突破(如电池能量密度、快充能力),二是全球市场拓展。头部企业正通过海外建厂、本地化研发等方式加速布局,而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提升则为供应链安全与成本优化提供支撑。
当前数据显示,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具备核心技术与规模效应的企业将主导下一阶段竞争。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交通领域碳减排的核心载体,更将在智能网联、能源管理等领域催生新的产业生态。
结语
从产销量爆发式增长到渗透率目标的逐步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共振下,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及全球化布局将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随着2025年节点临近,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结构性机遇,重塑全球汽车工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