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化学药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维生素E行业现状
 维生素E 2019-01-25 10:33:28

  2017年维生素E出口量6.87万吨,占当年我国维生素E总产能的80%以上,但从2010年以来,出口价格持续下滑,近3年维持6.4-7.2美元/kg历史低位。虽然资金和技术壁垒阻止维生素E新进者,但是近年来维生素E原有生产商扩产明显。以下对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

  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维生素E出口近两年呈现一个集中度上升的趋势,国内厂家由原本的 4 家缩减至2016年的3家,分别为新和成、浙江医药和北沙制药。维生素E行业分析指出,出口地区主要以德国、美国,巴西以及亚洲的越南、新加坡等地,其中美国、德国、泰国、巴西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前10出口国占维生素E出口总量85%左右,集中度较高。

  维生素E出口企业情况

维生素E行业现状

  我国的维生素E市场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快。维生素E在我国真正发展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而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合成维生素E的生产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天然维生素E的产量极低。近十年来我国科研机构及企业加大了天然维生素E规模化生产的研究力度,在天然维生素E生产技术和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天然维生素E的年产量大幅提升。现从五大产销建议来分析维生素E行业现状。

  1、大力发展天然维生素E

  我国发展天然维生素E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天然VE所需的原料——植物油精炼后的油脚,在我国十分丰富。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目前花生和油菜籽产量为世界第一,年产量分别达到1100万吨和1 000万吨;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三,年产量达到1 800万吨。如将这些油料的一半进行脱臭加工,粗略推算,从油脚中就可生产出天然维生素E5000吨~8000吨。目前,我国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等地都已建立了大规模的色拉油生产厂,每年精炼后剩下的油脚数量十分惊人。但这一宝贵资源至今未开发利用,有些地方将其作为燃料烧掉十分可惜。如果从中提取天然VE,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为市场提供急需的产品,还可出口国际市场。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经水平,发展合成维生素E

  今后合成维生素E市场仍会有较大需求。目前,我国合成VE年生产能力只有4 500吨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应该大力发展,达到年产8000吨规模。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我国合成VE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偏高,导致价格偏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合成VE的重要原料主环和侧链大部分靠进口,国内生产的质量不够稳定。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我国科研单位的作用,积极推动科研、生产单位的结合攻关,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起始原料及技术路线,主环和侧链的生产应立足于国内。同时,希望国家对合成VE的科研采取扶持政策,给予适当科技贷款补贴,帮助这一有前途的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出口的合成VE大部分作为饲料级粗品出口,售价卖不上去,这与产品质量有关,生产厂家应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不断提升技术经济水平。

  3、重视维生素E应用的开发

  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维生素E目前在我国应用面比较窄,主要用于医药品,其它领域应用面很少,用量很小。即使在医疗方面,仍然主要用在妇产科方面,在心血管、精神神经系统、更年期综合征、防治老年痴呆、调整性腺功能等方面的治疗应用还有待开发。因此,希望我国有关部门和媒体要广泛宣传,报道维生素E在国外的应用进展,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推动VE产品的发展。

  4、发展多种制剂

  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国外市场上VE制剂有片剂、胶囊、粉剂、颗粒剂、微囊、乳剂、针剂、软膏、喷雾剂、滴剂、糖丸、口嚼片等几十种,且国外厂商还在不断开发新剂型。与国外相比,我国维生素E制剂不仅品种少,且质量也有一定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故应大力发展多种剂型,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适当控制维生素E新建工程

  近几年,国际市场合成及天然VE需求不断增长,价格稳中有升,前景看好。我国不少企业看好这一产品,准备投资上生产线,这是我国VE工业发展的一个好现象。但是,医药行业几年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造成诸如“VC大战”、“沙星大战”等的教训不可忘记。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以合成VE来说,目前浙江新昌制药厂、上海三维制药公司、东北制药总厂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已形成一定规模,这3家技术水平比较先进,原料也有配套,成本和价格都有竞争力,其中上海三维已和罗氏公司合资生产VE,东北制药总厂也已和巴斯夫公司合资生产。希望正在考虑上马合成VE的企业要慎重,如果在技术、成本、原料、质量等方面无优势,盲目建新的生产线,很可能走低水平重复的老路,导致资源的浪费。

  维生素E行业现状分析,维生素E行业多年来维持寡头垄断格局。作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维生素类产品之一,维生素E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目前维生素E全球需求量约为6-8万吨,从供给来看,全球六大主要维生素厂商的年产能合计约为10万吨,全球维生素E的年产量约为8万吨,其中四大厂商控制着全球维生素E供给的80%以上,分别是国外的帝斯曼、巴斯夫,国内的新和成、浙江医药,形成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虽行业整体供大于求,寡头厂商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维生素E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