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初,中国有限服务酒店总数24,150家(+12.4%),客房总数为213.5万间(+8.4%);其中中端酒店2,342家(+33.91%),相对处于快速扩张期。下面进行酒店行业分析,一起来了解下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的14个中国主要城市的入住率、平均房价和每间可售房收入来看,2016年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景气持续居高,入住率、平均房价、RevPar同步提升。二三线城市虽然大多数都实现了入住率的同比提升(苏州、广州、青岛除外),但平均房价压力仍然存在,平均来看二三线城市新增供给过剩的影响下平均房价指标同比下跌1.9%,相应的RevPar同比增长仅0.4%。
酒店行业分析表示,从中国内地重点经济圈的RevPar发展趋势来看,自2011年起至今长三角区域酒店发展更为平稳且从2014年起呈持续上升趋势;而相比于长三角地区的平稳发展,北京地区的酒店市场由于2013年起受到“国八条”影响,RevPar呈下降趋势,并于2014年逐渐步入复苏阶段;京津地区相比北京滞后一年才开始有缓慢的回升。珠三角地区酒店业表现基本与内地市场业绩持平,而三亚表现则稍显不足。
通过对酒店行业分析,从行业格局来看,经过此前锦江收购铂涛和维也纳、首旅酒店收购如家等一系列整合后,中国有限服务型连锁酒店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截止2017年初,中国酒店集团规模前3大为锦江酒店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和华住酒店集团,门店数量分别达到5,977/3,402/3,269家,三大集团市场占有率达44.07%。从品牌上来看,经济型酒店前十大酒店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4.41%,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继续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
经历了连续近三年的下滑后,三大经济型酒店公司RevPar增速在2016年实现转正,2017Q1华住、如家、锦江的RevPar增速分别达到8.6%/4.5%/1.4%。我们认为经济型酒店RevPar指标的转正主要是由于经济回暖带来行业景气的整体恢复。在经济型酒店市场总体趋稳背景下,兼备性价比优势及品质品牌优势的中档酒店发展迅速。从经营情况来看,如家、华住、锦江三大连锁酒店集团旗下的中端酒店品牌RevPar增速都远超过其经济酒店RevPar增速。
通过对酒店行业分析,根据统计,截止2016年我国共有酒店28.90万家(规模以上酒店,单酒店客房数在15以上),客房总数1410万间(平均客房规模49间)。经济型酒店对应二星及以下酒店,目前处于总量供需平衡阶段,但品牌整合空间仍大。经济型酒店房间数是品类中最多的,达到 915万间,占到全国房间总数的 65%。这一比例也符合我国的财富分配状况。未来品牌酒店将会继续以加盟形式逐步整合经济酒店市场份额。
我国收入人群是分层的,其中中等收入以上的人口达3.16亿人,相当于美国的人口规模,其人均收入16年为 5.6万元人民币。考虑到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的居民收入数据存在低估,尤其是城镇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更被低估,若保守估计低估了20%,则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6.7万元,即超过1万美元,已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以上便是酒店行业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