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5我国众筹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分析
 众筹 2015-12-15 17:09:49

  现代众筹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而对于服务行业,众筹的话,又将有哪些发展与展望呢?具体详情,请详见下文。

2015我国众筹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分析

  2015我国众筹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分析

  2014年以来至2015年上半年众筹行业筹资规模急剧扩大;2014年,产品众筹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的成交额超过之前历年总和的5倍,接近20亿元;2015年上半年,众筹行业的成交额又超过2014年的两倍,全年有望达到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2014始迎来高速发展

  2011年7月国内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标志着我国产品众筹行业的开端。随后一系列大平台上线代表了国内众筹的重要节点,2011年9月,追梦网在上海上线。2012年3月,淘梦网上线运营,这是国内较早的垂直类产品众筹平台,主要面向微电影领域。2013年12月,淘宝的众筹平台成立,意味着电商巨头开始挺进产品众筹行业;2014年7月,京东众筹上线;2015年4月,苏宁众筹上线;电商巨头在产品众筹领域的布局逐渐清晰。

  《众筹服务行业年度报告2015》统计,截至2015年6月30日,国内累计上线的互联网众筹平台共有198家,产品众筹平台142家,正常运营的有97家。至少35家已经倒闭或无运营迹象,11家发生业务转型。据零壹研究院统计,142家产品众筹平台累计上线项目约4万个,成功1.4万个,累计成功筹资额达到11亿元。

  与此同时,各路资本也开始加紧布局,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19家众筹平台获得融资,整体规模在4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些融资大都发生在2014~2015年,以种子/天使轮投资为主,整体而言,股权众筹平台获得融资较多,金额一般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

  众筹行业几大形态已确定

  产品众筹与股权众筹的众筹行业显现出几大明确走势。这些走势包括监管思路逐渐明朗、平台数量快速增加、项目多元化、投资人大量增加。

  2015年股权众筹的监管思路正在逐步明确,行业趋向规范发展。《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证券法修订草案中“证券经营机构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机构以互联网等众筹方式公开发行证券”的建议也为公募股权众筹在国内的发展预留了创新空间。这些法规、政策将规范股权众筹平台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无序竞争,提升行业的整体稳健度。

  在机构数量方面,机构数量快速增加,筹资规模急剧扩。2014年,产品众筹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的成交额超过之前历年总和的5倍,迈上十亿元人民币的台阶;2015年上半年,众筹行业的成交额又超过2014年的两倍,全年有望达到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另一方面,产品众筹平台也正在积极探索新模式。其表现是,综合类产品众筹平台正探索新生活方式的入口,从总体上控制项目的“调性”,使得其运营的项目表现出明显特质,从而吸引喜爱这类特质的投资人群,重参与、重品味、重乐趣,而非单纯注重回报。垂直类众筹平台向产业链整合发展,重点不仅仅在于为项目提供资金,而是以平台为依托,提供人才、渠道、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其目的是成为依托网络的产业资源整合平台。

  在投资人培育方面,股权众筹平台正致力于培育、积累新型融资者和投资者,培育新型投资人,做好投资人教育和关系管理,增加投资人对平台的认可度。

  从数据上看,2015年上半年,我国股权众筹融资已经超过35亿,拟筹资金额超过110亿元,预计2015年全年的融资额度在80亿~100亿元之间。2015年上半年,产品众筹的融资额约为8亿,预计全年接近20亿。二者合计,将是2014年的5倍以上。在“万众创业”的氛围鼓励下,相较于我国中小微企业巨大的融资缺口,互联网众筹市场仍存在广袤的发展空间,行业仍将延续暴发性增长态势。

  公募股权众筹试点引发新一轮投资潮

  《众筹服务行业年度报告2015》在对过去一年众筹行业数据梳理后,尤其是针对股权众筹行业的未来发展,形成了几大趋势预测,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平台和风投机构的合作更加密切。目前,国内的股权众筹平台和传统风投机构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二者共同致力于股权投资市场的扩大。未来,众筹平台会更多地与传统风投机构进行合作,帮助项目方对接风投机构;风投机构也可以为平台推荐项目,成为项目的领投人。二者的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股权众筹平台优质项目稀缺、领投人不专业以及众筹融资项目的后续成长性问题。

  平台社群化、系统化、生态化趋势明显。目前股权众筹平台在软件产品层面大多只提供项目展示、预约和支付等简单功能,交流频次更高的沟通、宣传、定价、管理等重要功能尚未成型。未来,平台将针对投融资沟通、信息披露、尽职调研、路演宣传、决策管理等诸多环节设计不同的系统模块,使得平台上的各项操作更加完整、便捷,服务更加系统,投资者、融资者形成紧密社群,密切联系创业辅导、孵化、招聘等资源,产生以股权众筹平台为中心的创业生态。

  部分撮合型平台将向管理型平台转型。撮合型平台主要负责撮合投融资双方,考核指标在于成交量,营收依赖于撮合手续费。管理型平台侧重项目管理,考核指标在项目于投资收益,其核心竞争力是项目识别和管理能力。部分成功的撮合型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必然逐渐积累起项目筛选和评估能力,从而不满足于手续费收入,逐渐走向直接项目投资或服务费、管理费营收模式。

  传统投资机构将尝试通过众筹实现互联网转型。在国内众筹行业兴起之前,一些PE、VC机构就开始考虑自身组织、业务的互联网化问题。目前部分传统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借助众筹实现互联网转型,其主要思路在于利用众筹平台连接传统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和项目,为前者匹配相关的资金、管理等资源,帮助投资经理更好地进行项目甄别与管理,并提升其投资回报分成。未来,部分互联网非公开融资平台有演变成新型网络化、专业化、开放性投资机构的可能性。更多众筹行业最新相关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众筹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公募股权众筹试点引发新一轮投资潮。公募牌照的发放将吸引普通大众进入股权投资行业,除持续吸引科技创新类公司,还将大大激发大众消费类机构的参与愿望,影视文化、实体店铺、线下教育等收益稳定、明确的行业将更多的通过股权众筹进行融资。公募股权众筹的宣传和示范效应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股权投资热潮,尤其是在股票市场不振、传统融资遇冷的背景下,优质项目流入股权众筹领域的可能性提高,大量普通投资人、行业投资人携带新资金进入,将为该领域导入新鲜血液,促进初创企业股权融资市场的繁荣。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众筹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