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15年的行业热度后,国内众筹领域进入一个“冷却期”。倒闭、被迫转型成为2016年部分中小众筹公司的常态。2017年中国众筹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形势如下。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众筹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政策环境对众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行业肃杀背后,一股暗流正在涌动。众筹资金与资源越来越向京东、淘宝、苏宁等综合平台汇聚,形成寡头格局。
众筹平台从业者普遍认为,2017年的众筹行业依然不会迎来大爆发,但行业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
苏宁众筹负责人陈慧芳指出,2017年,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发起方的诚信度、履约精神和能力被重视;平台方甄选项目更谨慎、规范 更注重进程监督和披露;众筹是更趣味的消费 “高手场”。
众投邦创始人朱鹏炜则更为冷静。他说,2017年的行业会比2016境遇有所改善,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客观变化。平台只有通过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才有可能在寒冬度过依旧可能艰难的2017。
投壶网CEO赵妍昱认为,2017年对于行业来说应该还是处于行业洗牌的阶段,早期创业准备不充足的平台应当会逐渐淘汰出局。行业在2017年将会洗牌,强弱分化趋势会更加明显。主要依据是贯穿于近期的强监管风气的延续,相关监管政策在执行环境里收集反馈。
同样的,众筹客CEO路国华也指出,2017年对众筹平台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年份,在政策依旧不明朗、资本寒冬、平台不盈利的情况下,会有一些平台转型和倒闭。
多位受访者均认为监管政策在2017年仍旧难落地,但是众筹方面的各种政策方向会向明晰的方向发展。
众筹家人创咨询负责人袁毅教授认为政策在2017年出台,时机已经成熟了。监管层已经有足够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撑政策的制定。而且行业也迫切需要政策来支撑平台发展,不然“平台可能会熬不过去”。
京东众筹负责人高征认为,2017年政府监管思路逐渐明朗,监管趋严,众筹进入整合规范期。
朱鹏炜说:“2017年是股权众筹转折的一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将在2017年的三四月分结束,他了解到,国家仍旧希望在互金行业树立起标杆企业,并对行业是持有鼓励态度,安全的平台将会迎来较好的发展环境。”
公益众筹与国家的医保和慈善制度密切相关。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对众筹家表示,我们国家虽然已经逐步实现了全面医保,但大病保险等制度短期内依然难以全面完善,所以面对大病来临的时候,普通家庭可能仍然难以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因此更多人会通过众筹来发起求助。公益众筹将会更彻底地改变社会公益慈善的面貌。
通过对众筹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了解到,由于众筹行业涉及领域众多,缺乏法律规范,监管政策不明确,业务运作不规范等,在众筹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开始显现。我们期待2017年众筹行业能迎来更明确的政策来引导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