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数据统计,2013年乘坐邮轮的人数已经高达140万人次,是2005年1万人次的140倍。8年之间,邮轮的游客市场增长了140倍,这让邮轮业界兴奋起来。下面来看下邮轮市场分析详情。
中国市场不仅是邮轮公司“抢夺”的资源,各国重要邮轮港口城市或旅游目的地,也亲自来到中国,开始推行利好的签证政策,以吸引中国邮轮游客的莅临。
有人说2015年是邮轮年,这一年各大OTA深度布局邮轮行业,邮轮成为OTA争夺的资源和市场。也有人说,虽然这一年邮轮市场很热,但是他并不看好这一市场。其实无论是看好还是唱衰,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邮轮公司抢夺的资源,而各个旅游目的地也开始在中国推行邮轮利好政策,从而吸引中国游客。
《2015年中国在线出境邮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邮轮游客人次达到2224.7万,相比2014年增长3.2%,全球邮轮产业经济贡献额估计可达396亿美元。2014年中国出境邮轮游客人次达到147.9万人次,市场交易规模达33.3亿元。中国在线出境邮轮市场规模达到6.6亿元,携程、途牛、驴妈妈、同程、芒果网与遨游网的在线邮轮渗透率总计达到19.9%,相比全球市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迅猛。
OTA深度布局邮轮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邮轮预计运营613航次,增长31.5%,预计全年出入境邮轮旅客256.53万人次,增长48%,其中中国游客乘坐邮轮出境游预计将突破200万人次(100万人),占亚洲邮轮市场总量的40%以上,已经跃升为全球第八名,中国已成为全球邮轮旅游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
这样的机会OTA们当然不会放过,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几大OTA的包船和促销提升了邮轮游的渗透率,而各大OTA在邮轮市场的竞争也是跑马圈地,各有招数。更多2015年邮轮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邮轮行业细分市场研究及重点企业深度调查分析报告》。
2014年5月份成立的同程邮轮,杀入邮轮业务以来,增长惊人。按照同程邮轮CEO王凯的话说,“用13个月冲到行业第一。”数据显示,同程邮轮2014年的销售人数超过6万人,到今年6月份,销售人数达到8万人,远超去年整年成绩,同比增幅达5倍之多,也实现了“每6个中国母港邮轮客人就有1个来自同程邮轮”的目标。
在出境游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途牛对于邮轮市场自然也是重兵布阵。途牛相关人士透露,今年1月至10月,途牛邮轮出游人数同比增长超过100%。途牛邮轮采取的是“包船+分销”并重的销售模式。当前,途牛邮轮已与皇家加勒比邮轮、歌诗达邮轮、地中海邮轮、公主邮轮、天海邮轮、丽星邮轮等全球各大邮轮公司达成合作, 主打日韩、欧美、东南亚线路。
后起之秀驴妈妈也不甘示弱。10月15日,驴妈妈重拳出击邮轮板块,华南、华西两大邮轮站点同时开通上线。其中,华南地区开通香港、厦门、海口三座港口城市作为始发地。而在没有港口的华西地区,驴妈妈则另辟蹊径,承诺从成都出发的游客,签订的产品均含成都到港口城市的联运费用。2016年驴妈妈上海母港包船15个航次,航次从1月开始到12月贯穿全年,预计人数5万人次。
OTA老大携程则力推其邮轮预订平台,希望延续在机票和酒店领域的做法,通过与各大邮轮公司对接系统,打造平台化优势,获取市场份额。对于市场份额,携程方面给出的答案是,“占邮轮市场10%以上份额。”
对于各大OTA在邮轮市场的分销份额,目前尚无统计数字。但按照2015年中国人乘坐邮轮出境游100万人的数字估算,各家OTA加起来保守估计应该超过20%。歌诗达邮轮中国区总经理黄瑞玲认为,传统旅行社依旧是邮轮公司最重要的渠道,OTA对于标准化的产品来讲,销售会比较快,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它们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中国邮轮市场仍需培育
欧美成熟市场中,邮轮更多是面向老年消费者的旅游活动。老年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偏好美丽的自然风光或独特的人文风貌,他们对于旅游的舒适、安全和品质要求更高,因此要求途中时间短、景点时间长、行程安排节奏舒缓,同时需要配置健全的医疗安全设备和服务体系。邮轮作为移动的游览目的地,兼顾了景点邮轮和行程的舒适,同时其完善的医疗安全设施和专业的服务团队也能满足老年游客的需求。
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全球邮轮市场中,60岁以上消费者占总体消费市场的26%,50岁以上消费者达到总体消费的48%。亚洲市场由于邮轮行业起步较晚,相对比较新鲜。因此,尝试邮轮旅游的人群相对年轻,但随着邮轮市场逐渐发展,邮轮被更多老年消费者了解并接受,近年来亚洲市场的老年人比重也日益提升,2014年亚洲60岁以上邮轮乘客占总体市场的 25%,较2012年增加了两个百分点。
从地域上看,环渤海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其中,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9.68%,而北京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当地人口的8.58%,天津占11.4%,上海占10.64%,江苏占12.2%,老龄化进程显著,同时这些地区的老年人口往往具有较强的经济购买力、较高的素质和更现代的消费旅游观念,不再局限于过去重积蓄、重子女的消费意识,愿意在健康、舒适、有品质的项目上消费。
而进入邮轮市场门槛高,需大量资金投入。邮轮产业依托母港、停靠港及港口所在城市资源,向上下游领域延伸,形成了覆盖船舶制造、港口服务、后勤保障、交通运输、游览观光、餐饮购物和银行保险等行业在内,跨区域跨行业、多领域多渠道的产业链。产业链上游包括邮轮设计与制造、船上物资的采购与配送、燃料补给,码头和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中游环节则为各大邮轮公司的运作和管理;产业链下游为邮轮产品的营销和市场拓展。邮轮本身既是一种交通方式,又是旅行目的地,因而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未来10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将处于爆发期。邮轮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50年,而中国邮轮作为新兴产业2006年才起步。按照国际邮轮发展经验,人均 GDP达5000美元时,邮轮经济开始起步;邮轮旅游在人均GDP达到6000至8000美元时,邮轮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 7000美元,部分沿海省市超过1万美元,具备了邮轮旅游快速发展的条件。
一组数据或许能比较邮轮旅游在中国市场的广阔空间。201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1.09亿,全球排名第一,其中乘坐邮轮出游的游客仅占1%。相比之下,2013年美国出境游人数仅6000多万,却有超过1100万人选择邮轮出游,占比很高。以渗透率来说,邮轮市场在北美的渗透率约为3.2%,在欧洲约为2%,但在亚太区不到0.05%。由此差异可预见,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
价格战仍是待解痛点
虽然各大OTA都准备在邮轮业大展拳脚,但是仍有业内人士对《生活时代》表示:这几年邮轮并不如前几年邮轮的人群层次高了。也就是说船没变,但是现在的市场乱了。以前敢包船的没几家旅行社,有些旅行社包了很多年,但是最近只包三四艘甚至不包了。因为大家并不是很看好邮轮的发展,但是邮轮是一个非常牵扯精力的事情,做邮轮要投入大把的人力物力,风险会很高,而且市场的恶性竞争很厉害,打价格战,本来正常8000的邮轮产品,就有人敢卖5000元的,甚至就有敢卖3000元的。
而且邮轮在国外属于非常高端的产品,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市场,邮轮却非常廉价,尤其是日韩线路,品质非常差,尤其是近三年邮轮的品质直线下降,包括船上的服务、餐饮等等都在压缩成本,成本降低了,品质必然下降。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想要中国邮轮发展起来,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行业痛点解决不了,邮轮行业只能是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