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以来,世界与中国铜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中国铜价基本尾随外盘变化。
2003 年开始,铜价从低谷开始强势回升,一直到 2008 年上半年,铜价一直在高位震荡。2008 年下半年开始,铜价开始大幅下降,在 2008 年 12 月份达到本轮下降的谷底。2008 年 12 月份 LME 现货铜价为 3,071 美元/吨,同比下降53.37%。2009 年,在中国进口铜大幅增加、欧美经济数据持续好转等因素下,2009 年铜的走势可谓从头涨到尾,最低价和最高价分别在年内的第一个交易日和最后一个交易日,年内最高价 7,424 美元/吨比年初的最低价 3,035 美元/吨高出了 144.6%。2010 年铜维持涨势,在 5、6 月份出现小幅下降波动后,继续回升。
查看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0-2014年中国铜包铝/铜包钢线市场分析预测与产业投资建议分析》
2010 年 10 月底美联储注资规模的不确定性令市场风险偏好受限,铜价冲高回落,但随着该事件尘埃落定,铜价开始释放此前积蓄的力量。11 月份,LME 铜现货价和三月期铜的平均价格分别为 8,469 美元/吨和 8,449 美元/吨,环比上涨 2.13%和 1.75%;SHFE 铜现货价和三月期铜的平均价格分别为 63,606 元/吨和 65,454 元/吨,环比上涨 0.88%和 3.81%。
2011 年的铜市场基本以 8-9 月为分界线,上半年形势较好,多数铜产业链中的企业开工率增加,终端消费品产品高速增长,铜价也维持高位震荡,产业景气度较高。但自 6 月以后的中国紧缩政策以及美国信用降级为开端的发达国家债务问题使形势急转,商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震荡下跌。
2012 年年初,国际市场铜价走高,尽管期间也一度因标准普尔下调欧元区国家评等引发投资者避险意愿,且在龙年春节假期前遭遇了结获利,但假期行情依然推动价格上涨,并于 2 月 9 日创出年内高点 8,765 美元/吨。之后缺乏进一步上涨的动力,限于 8,200-8,700 美元/吨区间波动。4 月份铜价开始逐步回落;5月几乎为单边下行格局,连续跌破几道支撑;6 月以弱势震荡为主,6 月 22 日铜价创下 7,220 美元/吨的年内新低。6 月末,因对欧盟峰会的预期,以及欧盟峰会达成了最新的欧元区纾困协议,提振了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上涨。7 月和 8 月,铜价在 7,300-7,800 美元/吨区间以震荡盘整为主,对欧债危机和中国需求的忧虑抑制了铜价上涨;8 月中下旬后,铜价企稳反弹,在中、美、欧等政府推出宽松政策的预期,以及美元下跌等多重因素共同扶持下,价格反弹。进入 9 月后,各国政策放宽盖过了疲弱数据的影响,形成涨势,铜价达到 5 月初以来最高,一度突破 8,400 美元/吨,9 月中下旬由于美国、欧洲和中国制造业数据不及预期,限制了期铜的大涨之势,铜价出现震荡盘整。10 月中,因投资者对欧洲金融系统及全球经济成长的担忧基本抵消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实施货币宽松政策的利好;同时,中国需求低迷也令铜价承压,铜价一度出现大跌。11 月,因中国经济触底迹象令价格企稳,并于 12 月初反弹,不过,围绕美国“财政悬崖”和欧元区债务的担忧还是限制着铜价,加之临近年底,投资者热情不高,铜价再度回落。纵观 2012 年,铜价呈现的是没有明确方向的窄幅震荡格局,全年整体为区间震荡收敛走势,主要波动区间不足 1,500 美元。LME 三个月期铜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较年初第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涨约 1.8%,较 2011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约 4.4%。2012 年,LME 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 7,950 美元/吨和 7,946 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 9.87%和 10.05%。
2012 年,国内铜价走势整体看基本与国际价格一致。1 月,国内铜价在春节假期行情推动下持续上涨,并在 2 月 9 日创下年内高位 62,230 元/吨,之后一直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4 月份开始,铜价逐步回落;5 月几乎为单边下行格局,并于 6 月 4 日创下年内低位 52,330 元/吨,之后维持低位震荡盘整的格局;8 月中下旬后,铜价企稳反弹;进入 9 月后,当欧洲央行的宽松、美联储的 QE3、德国宪法法院的裁决等一系列事件带来利好,铜价一度回到 6 万元/吨上方;之后对经济和需求的担忧致使铜价又出现一轮下滑行情,11 月中旬铜价出现筑底反弹迹象;12 月初,借助年末行情的带动下弱势反弹,但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不确定性导致铜价在年末呈弱势。2012 年 SHFE 期铜处于震荡盘整阶段,绝大多数时间比值依然不高,价格为外高内低格局。SHFE 三个月期铜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较年初第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涨约 3.5%, 2011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较上涨约 4.4%。2012 年,SHFE 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 57,348 元/吨和 57,318 元/吨,同比分别下跌 13.12%和 12.83%。
铜价在 2013 年的第一个交易日重返 8,000 美元/吨,1 月期间震荡上行,12月末随着经济数据进一步利多,价格冲上 8,200 美元/吨。 月初铜价冲高至 2012年 9-10 月份震荡区间上沿附近,并于 2 月 4 日创下上半年高点 8,346 美元/吨。
在之后的中国春节假期中并未走出预期中的假期行情,节后在对美国可能结束宽松政策、美国自动减支,以及中国需求的担忧中,铜价连续下滑,跌穿 8,000 美元/吨。3 月 18 日因投资人忧虑塞浦路斯银行可能违约,且欧元下滑,铜价又一次出现跳空低开向下探底的行情,一度跌破 7,500 美元/吨;随后塞浦路斯问题有解决迹象,投资人逢低承接或回补空头,铜价企稳,但对经济和需求担忧不减,价格试图反弹未果。4 月随着市场担心全球经济成长恶化,空头不断抛压,价格一路下跌,失守 7,000 美元/吨大关。5 月一度做出强势反弹,曾达到 7,500 美元/吨之上,但由于上方仍面临技术压力,同时,宏观面的数据良莠不齐,市场缺乏继续上攻的信心,造成涨势消竭。6 月初 LME 铜价出现一波反弹行情,冲高至 7,500 美元/吨附近,随后,因担忧全球增长及需求疲弱,接连失守几个整数关口,市场笼罩在一片空头氛围中;6 月中下旬更是因中国数据再次显示经济正在放缓,及美联储计划今年稍晚开始缩减刺激计划规模,致使铜价一度跌至2011 年 10 月来最低,于 6 月 25 日创下年内低点 6,603 美元/吨。2013 年上半年,LME 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 7,536 美元/吨和 7,568 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 6.81%和 6.21%。较 2012 年下半年则分别下跌 3.54%和 3.25%。
2013 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铜价整体来看继续跟随伦铜,元旦后补涨,跳空突破此前重要阻力位,节前一度跟随伦铜挑战 6 万元/吨整数关口压力,受阻于 6万元/吨一线,同时该线也是上半年三个月期铜的最高点(2 月 4 日) 节后走低,。
3 月中沪铜也出现大跌。4 月价格一路下挫,跌破 5 万元/吨。五一假期后的首日开盘几近跌停,但随后跳空上涨,两个交易日从 5 万元/吨下方反弹至 5.3 万元/吨左右后便以震荡盘整为主。6 月国内铜价主要呈现承压回落格局,并在宏观面和伦铜的压力下,跌至 2009 年 10 月以来的低位,6 月 25 日创下 47,860 元/吨的年内低点,弱势特征明显。2013 年上半年,SHFE 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 54,697 元/吨和 54,518 元/吨,同比分别下跌 5.42%和 5.68%。较 2012年下半年则分别下跌 3.8%和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