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设计技术,关键部件不能自主,我国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一直都备受困扰。
效率高、排污指标低、建设周期短、占地和用水量少、启动灵活、自动化程度高被在业内认为是燃气轮机的优点。集多项高新技术于一身的燃气轮机产业,属于高端战略产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国防科技水平。由于关系到国防、能源、交通、环保等,发达国家均将燃气轮机列为国防安全、能源安全和保持工业竞争能力的战略产业。
在我国,电站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呈马鞍形。该产业始自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历了初期的自主研发,70年代的小高潮,80年代后的休眠期,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天然气资源的供应改善又恢复发展,并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发展我国大型燃气轮机发电设备产业,从2001年开始,我国组织了三次共50台机组、约1800万千瓦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燃气轮机“打捆招标”,引进了F级、E级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
据悉,目前我国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制造的大型、特种、专用加工装备均达到世界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国内也具备了年产40套左右燃用天然气的F和E级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成套发电设备的能力。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6年燃气轮机行业市场发展格局及投资前景调查分析报告》统计,2010年底我国燃气轮机总装机容量45吉瓦,其中,E级燃气轮机78台,总容量为15吉瓦,占33%;F级燃气轮机61台,总容量为22吉瓦,占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