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近期在南海东部海域取得重大进展,其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所属番禺341平台A11H调整井完成接井后仅用2小时即实现投产。这一速度刷新了南海东部气田同类井的最快投产纪录,日产天然气达40万立方米,产能较设计提升33%。该成果不仅为区域天然气稳产提供了关键支撑,更展现了中国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的持续创新与高效管理能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南海东部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地层压力下降导致产能衰减问题日益突出。作业团队通过技术创新破解难题,在调整井施工中首次应用有源密度测井工具前置工艺,将储层探测距离从常规的20米精准缩短至8米。配合三维地震数据建模技术,成功识别超过70%优质储层区域,单井额外释放1.9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量——相当于满足30万户家庭全年用气需求。
面对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仅剩正常值60%的挑战,技术团队研发出新型防污染钻完井液配方。通过添加防水锁剂形成"隐形保护膜",既避免了岩层水侵导致渗透率下降,又有效保障天然气流动通道畅通。该工艺使储层伤害率降低45%,显著提升气藏开发效率。
在地面设施建设环节,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预制安装法"。基于1:1比例的采气树实体模型进行预焊接和试压测试,将传统需要7天完成的管线安装流程压缩至接井后2小时同步完成。这种标准化作业模式不仅创造了调整井投产速度新纪录,更形成可复制的工程管理范式。
为应对复杂开发环境中的安全挑战,项目组构建了"预警检查管理应急文化"五位一体的安全体系。通过实时监测钻井参数、标准化日常流程、一体化应急响应等措施,实现20余项关键指标的动态管控。该机制使作业风险降低65%,为高难度调整井施工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A11H调整井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南海东部气田开发进入技术升级新阶段。通过储层探测精度提升、工艺体系创新和工程管理优化的多维突破,不仅实现了单井产能最大化目标,更为后续2025年区域气田稳产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集技术创新与精益管理于一体的开发模式,正在为中国海洋天然气高效勘探开发树立新的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