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PX行业正处于全球产业格局深化与国内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我国作为全球PX生产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面临供应结构性收紧与下游需求增长的双重作用,产业链利润分配与贸易格局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以下是2025年PX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PX生产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在2025年持续强化,产能规模与产业模式呈现鲜明特征。2023年全球PX市场规模已达680亿美元,《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PX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预测,2035年全球PX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美元。现从三大方面来了解2025年PX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产能增速阶段性回升:2023 年国内 PX 产能已达 4381 万吨,2024 年增长至 4401 万吨,同比增速仅 0.46%,较此前年份下滑 21.37 个百分点;2025 年随着山东裕龙岛 300 万吨装置计划投产,产能将进一步攀升至 4701 万吨,同比增长 6.82%,增速较 2024 年显著回升。
全球中心地位稳固:我国 PX 产能占全球比重从 2019 年的 39.06% 提升至 2023 年的 51.03%,2025 年这一比重预计将达到 55%,成为全球 PX 产能最集中的区域,其他地区新增产能相对有限。
产业模式趋向高端:“产业集群化、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 成为 2025 年 PX 市场发展的主基调,长三角、泛大湾区合计产能占比稳定在 65% 以上,单套装置平均规模较 2017 年提升 50%,达 120 万吨 / 年。
供应端进入调整期:2024 年国内 PX 产量已达 3739 万吨,较 2018 年的 1125 万吨实现大幅增长;2025 年国内 PX 仍无新增产能释放,且存在部分产能关停,产量预计达 3780 万吨,同比增长 5.9% 左右,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4% 左右。
需求端保持强劲韧性:PX 消费高度依赖下游 PTA 行业,近五年 PTA 占比持续在 98% 及以上。2024 年国内 PX 总需求量达 4623 万吨,较 2018 年的 2715.81 万吨大幅增长;2025 年需求量预计达 4200 万吨,下游 PTA 将新增 560 万吨 / 年产能,聚酯新增近 450 万吨 / 年产能,带动 PX 需求维持高位增长。
市场格局边际变化:短期 PX 呈现供需双强格局,下游聚酯负荷维持高位运行,对上游形成支撑,现货市场流通性偏紧;中长期虽供增需减,供需边际转弱,但幅度有限,供应过剩压力相对可控。
2025年PX市场供需呈现 “供应结构性收紧、需求稳步扩张” 的特征,产业链错配现象持续存在。供应偏紧与需求增长的错配推动 PX 贸易格局调整,产业链利润向原料端持续倾斜。PX产业链的基本流程为:从原油开始,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形成纺织品等终端产品。在这个链条中,PX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连接上游原料与下游产品的关键环节。约99%的PX都被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进而再转化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些终端产品广泛用于纺织品服装、汽车制造、医疗领域,以及软饮料瓶和包装材料的制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进口贸易格局稳定:2024 年国内 PX 进口量达 938 万吨,2025 年进口量或再次攀升,可能重回千万吨级规模。中国 PX 进口货源仍然主要来自韩国,进口量在 405 万吨,占比高达 43%;其次是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量分别为 153 万吨和 132 万吨,分别占比 16%、14%;文莱排行第四,进口量在 103.9 万吨,占比达 11%。
季度进口量价波动:2025 年第二季度,我国进口总量达 225.96 万吨,较上一季度涨 0.85%,较去年二季度涨 10.91%,4-6 月进口量分别为 72.16 万吨、77.26 万吨、76.54 万吨;预计三季度总进口量或小涨,月均进口能力大概率达 70-85 万吨,进口均价弱势盘整。
利润分配向上游集中:前几年产业链利润曾向下游 PTA 及 PET 倾斜,2025 年受上游供应偏紧与下游产能过剩双重影响,PX 作为原料环节占据产业链主要利润,而 PTA-PET 环节因产能过剩导致盈利空间压缩,PTA 行业长期产能满足率均在 120% 以上,加工费屡创 10 年内新低。
2025年PX行业在全球产业中心地位巩固的基础上,呈现出产能增速回升、供需结构性调整、利润向原料端集中的鲜明特征。未来行业发展将更依赖技术升级与产业链协同,在成本波动与需求变化中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持续夯实石化工业的核心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