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食品行业不断演进的2025年,粉条作为传统美食,其行业标准经历了重要变革,市场格局也呈现出新的态势。新的行业标准不仅规范了生产流程,更影响着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未来走向。以下是2025年粉条行业标准分析。
粉丝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是一种用绿豆、红薯淀粉等做成的丝状食品,故名粉丝。往往又叫做粉条丝、冬粉(主要在台湾)。粉丝按其原料不同,一般分为绿豆粉丝和杂粮粉丝两种;按其形状分,主要分为细粉丝、粗粉丝(又称粉条)和扁粉丝;按其成型工艺。又分为漏粉丝(传统型)和挤出粉丝(水浴糊化型);按粉丝的生产地分,分为招远粉丝、北京粉丝、天津粉丝、汉口粉丝、河北粉丝、湖南粉丝、上海粉丝、云南粉丝等。 现从三大方面来分析粉条行业标准。
2025年实施的粉条行业标准对原料的规定更加精细。例如,明确要求若产品主要原料淀粉添加量超过总淀粉的 60%(按原始配料计算),可用主要淀粉命名,并宜标明主要原料淀粉的添加量;主要原料淀粉添加量不足总淀粉的 60%,产品不应以原料淀粉命名。这一标准的实施,有效避免了消费者被误导。此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产品,虽以某种淀粉粉条命名,但该淀粉的实际添加量极少。据市场调研,约 30% 的消费者曾因产品名称与实际原料不符而产生误解。新国标实施后,此类现象得到显著改善,消费者在选购粉条时能更准确地了解产品成分。
生产工艺标准在2025年也得到了全面升级。以重庆市地方标准《河包粉条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50/T 1838—2025)为例,该标准对河包粉条的生产基本要求、原辅料质量控制、具体生产设备、工艺细节、检验规则方法、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从原料的筛选到成品的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规范。在原料筛选环节,对红薯、土豆等原料的淀粉含量、农药残留等指标都有明确限制;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有精确要求。这种精细化的工艺标准,有助于提升粉条的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质量安全始终是粉条行业的重中之重。2025年的行业标准在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微生物指标方面,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的限量标准大幅降低;重金属含量上,铅、镉等有害物质的允许残留量进一步减少。据相关检测机构数据显示,在新的质量安全标准实施后,市场上抽检的粉条产品合格率从之前的 80% 提升至 85%。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标准的有效性,也反映出企业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粉条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全球粉条市场规模已突破350亿元人民币,《2025-2030年中国粉条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预计在2028年将达到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这一数据表明,粉条市场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从需求端来看,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对富含膳食纤维、低脂肪的粉条更加青睐。从供给端分析,一方面,传统的粉条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另一方面,新的企业不断涌入市场。在一些粉条生产集中的地区,如河南、山东等地,新增了许多现代化的粉条生产工厂,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国粉丝市场规模2024年增长至217.5亿元,2016 - 2024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07%。粉条作为粉丝的重要品类,其市场规模也随之稳步扩大。在区域市场方面,不同地区的粉条市场规模存在差异。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人们对猪肉炖粉条等传统美食的需求量大,粉条市场规模较大;而在华南地区,虽然饮食习惯与东北不同,但随着餐饮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方便速食粉条产品的推广,粉条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线上电商平台的兴起,进一步拓展了粉条的销售范围,使得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都能便捷地购买到各类粉条产品,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
当前粉条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上存在众多品牌。主要品牌包括双塔、六六顺、白家陈记、龙大食品、光友等。其中,双塔食品作为行业的上市龙头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2023 年公司的粉丝(含粉条)业务收入为 5.38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为 21.91%。然而,除了这些知名品牌外,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小作坊式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上与大型企业存在差距,但它们凭借价格优势和本地化的销售渠道,在区域市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行业内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面。大型企业注重品牌塑造和产品创新,通过推出高端、健康的粉条产品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则主要通过降低成本、优化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在新的行业标准引导下,粉条产品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未来,除了传统的红薯、土豆淀粉粉条,企业将更多地利用绿豆、豌豆等豆类,燕麦、藜麦等谷物制作粉条,以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多元化的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内,新型原料粉条的市场份额有望从目前的 10% 提升至 20%。工艺创新也将不断推进,自动化生产线将更加普及,实现精准控温熟化,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无明矾、无添加等健康工艺将成为行业主流,进一步提升粉条的品质和安全性。
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将是粉条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电商平台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通过直播带货、社交拼团等新兴营销模式,粉条的线上销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跨境电商的发展将为粉条打开广阔的海外市场,将中国传统美食推向世界。预计未来三年内,粉条的跨境电商销售额将实现每年 20% 的增长。线下渠道也将不断优化,传统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将通过优化陈列、开展促销活动等方式,提高粉条产品的销售量。餐饮渠道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粉条将更多地被纳入快餐套餐、火锅食材供应链等,与连锁餐饮品牌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随着行业标准的严格实施,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小作坊式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行业整合趋势将愈发明显。大型企业将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品牌集中度将逐步提高,消费者在选购粉条时,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和符合标准的产品。在未来五年内,预计行业前五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 30% 提升至 40%。行业整合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粉条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2025年粉条行业标准的变革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生产源头到市场终端,各个环节都在发生变化。通过对行业标准要点的剖析、市场现状与规模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展望,可以看出,粉条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充满了机遇。企业只有顺应行业标准的要求,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的产品与服务,拓展销售渠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整个粉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