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暑期运输周期圆满收官,中国铁路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截至2025年9月1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铁路在为期62天的暑运期间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达7.02亿吨,同比增幅4.8%,两项核心指标均刷新历史同期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中国铁路网络的强大运输效能,更折射出国民经济持续复苏与民众出行需求的显著回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铁路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通过优化高铁与普速铁路资源联动配置,全国铁路日均开行列车数量提升至11330列,较去年增长8%。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等新线开通显著释放运能,精准动态调整的列车时刻表有效匹配了热门线路需求。针对暑期亲子游和研学热潮,铁路部门推出"昼游夜行"特色服务,在579列旅游专列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带动文旅消费增长超31%。值得注意的是跨境出行市场表现突出,广深港高铁与中老铁路国际段分别实现616万、3.5万人次的客流量,反映出国际交流通道的持续畅通。
在迎峰度夏关键期,铁路部门通过大秦线等四大煤运通道完成电煤运输2.43亿吨,保障全国直供电厂存煤量维持25天以上高位。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绿色通道"累计发运超180万吨,较去年提升9个百分点。国际物流方面,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持高频次开行,集装箱周转效率同比提高6.7%,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12306系统持续优化预约购票功能,学生票发售量达1988万张创历史新高。"铁路畅行码""互联网订餐"等智慧化服务覆盖全路网,轻装出行试点范围扩大至长三角经济圈。在枢纽衔接方面,45个重点城市实现铁路地铁安检互认,有效缩短旅客换乘时长30%以上。针对特殊群体需求,保留62趟公益性慢火车运营并升级无障碍设施,体现交通服务的普惠性。
面对7-8月华东地区超强台风和华北持续暴雨等8轮极端天气,铁路部门通过355次预警响应及时调整运行图。动态实施停运限速措施规避风险,累计组织应急人员超50万人次开展线路巡检,确保汛期运输安全零事故。创新推出的"车票智能退改"系统处理突发情况效率提升40%,有效维护旅客权益。
展望:
2025年暑运数据充分验证了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核心作用。客运市场在旅游经济和跨境流动的双重驱动下持续扩容,货运体系则通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巩固保供能力。随着"轨道上的城市群"建设加速,预计未来三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突破17万公里,带动沿线区域GDP增长约2.3个百分点。铁路部门正以更精准的服务供给、更高效的物流网络和更具韧性的安全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注:所有数据均截至2025年8月31日官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