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农产品统计数据及行业资讯显示,中国扩大对非零关税覆盖范围的举措正深刻影响着中非农业贸易格局。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非贸易规模已突破历史同期峰值,其中农产品领域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增长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自中国实施对非洲53国98%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后,肯尼亚的农产品出口迎来历史性机遇。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肯尼亚牛油果约6,892.5吨,价值超9,000万元人民币,使其跃升为中国第三大牛油果供应国。同期,茶叶进口量同比激增175.2%,零关税政策直接降低了贸易成本,凸显了肯尼亚农产品在性价比方面的竞争优势。据当地规划,到2030年对华茶叶出口规模将扩大4倍,进一步巩固其全球红茶出口地位。
凭借独特的高原风味和错季采收期优势,埃塞俄比亚阿拉比卡咖啡成为中国市场新宠。2024年对华出口额达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中国消费者对其甜味与产区差异化口感的偏好,叠加零关税带来的价格竞争力,使该国咖啡在拉美传统产地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行业预测,在免税政策持续作用下,埃塞俄比亚咖啡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自2021年首次向中国出口干辣椒以来,卢旺达已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建立起覆盖育苗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首个产季即实现200吨干辣椒对华出口,并衍生出热销的辣椒酱产品。数据显示,辣椒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技术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烘干场、包装厂等配套项目的落地,为非洲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在多哥与科特迪瓦等国的传统出口市场受挫背景下,中国零关税政策成为其拓展新市场的关键。2024年数据显示,中非可可贸易显著增长,尤其美国加征关税导致科特迪瓦欧洲市场份额缩水后,中国企业正积极寻求替代供应源,进一步释放非洲可可产业潜力。
短期红利与长期挑战并存的农业合作图景
中国零关税政策为非洲农产品出口创造了历史性机遇。2025年数据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特色产品如牛油果、咖啡、辣椒和可可豆正通过免税通道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然而,行业资讯也指出,非洲国家需在产业链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和标准化体系完善等方面加码投入,以实现从短期政策红利到长期产业竞争力的跨越。未来中非农业合作将不仅是贸易数字的增长,更是技术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