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中国电竞产业在经历调整期后呈现显著回暖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电竞产业收入达到127.61亿元,同比增长6.1%,用户规模稳定在4.93亿人。与此同时,硬件厂商加速布局电竞生态,赛事国际化进程提速,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本文通过关键数据与案例分析,揭示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竞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竞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1%,达127.61亿元。其中,直播平台贡献了80.38%的营收,赛事、俱乐部及其他收入占比19.62%。移动端电竞产品持续主导市场,占总用户量的58.5%,显示手机端仍是核心参与渠道。
用户规模方面,4.93亿人的基数保持稳定,年轻群体(21-30岁)贡献超六成实体消费,推动硬件厂商加速布局。数据显示,该年龄段消费者对高性能设备的需求显著提升,成为驱动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力量。
2025年6月行业报告显示,中国自研电竞游戏的海外拓展成效显著。例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产品在海外市场举办的顶级赛事单场观赛峰值突破41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
国际化进程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上,更反映于内容输出能力。头部赛事通过本地化运营、文化融合策略,逐步缩小与欧美市场的差距。例如,《决胜巅峰》系列赛事在东南亚地区的粉丝互动率同比提升25%,印证了中国电竞IP的全球竞争力。
随着产业回暖,老牌硬件厂商通过“内容+技术”双轮驱动重构市场布局。例如,多家头部企业联合成立电竞生态联盟,整合芯片、显示终端等资源,推动赛事体验升级与产品定制化开发。
典型案例包括针对热门游戏《CS2》推出的联名显示器,内置专属视觉模式及一键优化功能,精准满足玩家需求。此外,厂商通过自办赛事(如“极限大师赛”)强化品牌影响力,并联合OEM合作伙伴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形成硬件、内容与用户的闭环生态。
尽管产业呈现积极态势,市场竞争仍面临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当前电竞粉丝中60%以上主要使用移动端设备参与活动,而传统PC端硬件厂商需突破这一壁垒以扩大市场份额。
分析师指出,多端互通趋势下,部分手游向PC端移植或开发跨平台版本,为硬件升级提供了契机。同时,通过深度绑定年轻消费者、强化赛事内容共创,厂商可逐步建立长期用户黏性,并推动产业规范化与国际化进程。
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收入增长、用户规模及海外市场拓展上均取得突破,硬件生态与内容协同成为核心驱动力。未来竞争将聚焦于技术适配移动端需求、赛事体验创新及全球化运营能力。随着产业链进一步整合,电竞有望从娱乐领域向科技、文化等多维度渗透,持续释放经济价值与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