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门禁考勤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门禁产业布局分析:高校门禁管理的革新与突破
 门禁 2025-04-30 14:01:46

  在当下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门禁系统作为安全管理的关键一环,正不断进行着技术迭代与应用拓展。2025年,门禁产业迎来了新的布局契机,其应用场景持续丰富,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尤其是在高校领域,门禁管理的升级需求迫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融入成为推动高校门禁管理变革的重要力量。

2025年门禁产业布局分析:高校门禁管理的革新与突破

  一、高校传统门禁管理困境

  近年来,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门禁管控和访客系统等身份识别类应用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高校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性大,使得校园人员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就拿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早期建设的门禁系统问题频出。一方面,识别速度慢且精准度低。不同厂商负责建设大门和楼宇门禁系统,照片采集标准不统一,还缺少严格验证机制,这直接导致门禁识别效率低下,师生在通行时常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体验不佳。另一方面,重复建设问题严重,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各部门各自为政建设门禁系统,独立管理,使得特征信息难以统一采集、下发和管理,人员权限也无法统一管控。不仅如此,数据同步周期长,门禁系统人员信息依靠中间库同步,照片同步耗时久,权限下发不及时,难以满足实际管理的时效性需求。数据安全更是一大隐患,生物特征分发和存储缺乏安全机制,一旦终端设备被盗,人员敏感信息极易泄露,且难以溯源。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门禁管理的弊端暴露无遗,完全依赖信息化建设中心的中间库进行人员权限控制,工作量巨大,运维繁琐,无法快速响应防控政策的调整。

  二、生物特征库及通行管控平台建设内容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门禁管理水平,一套全新的生物特征库及通行管控平台应运而生。

  生物特征库模块:该模块严格遵循学校信息标准建设规范进行设计,作为生物特征数据的核心存储管理中心,承担着校内人员生物信息管理的重任,同时也为智能化应用的落地提供关键支持。人员基础信息通过与学校数据中台对接,实现自动更新,构建起人员数据生命周期的自动闭环管理体系。在人像特征采集方面,系统支持移动终端采集、PC 端采集以及人证核验自助采集三种方式,并且还能对接指纹、掌静脉等多种生物特征信息采集设备,极大地丰富了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维度。此外,系统提供统一的应用对接接口,经过授权后,为各类智能化应用提供可靠的生物信息数据,筑牢智能化应用的数据基础。

  IoT 设备及通行权限管控模块:此模块实现了对不同厂商 IoT 设备的统一纳管和授权,在一个平台上集中管理各门禁不同设备的功能。通过将设备纳入统一平台管理,实现了多级分权管理模式,将管理职责细化到具体管理员,显著提升了管理能力。同时,系统能够根据人员类型、所属单位、设备等因素设置自动授权规则,依据这些规则自动为人员授权或授禁,有效减轻了管理压力,让门禁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通行数据汇聚模块:该模块通过与各个门禁系统对接,收集整合门禁通行数据,经过数据治理后形成统一规范的门禁通行记录,并存储在系统中。管理人员借助该模块,无需再逐个进入各个门禁系统查询数据,实现了不同系统门禁数据的统一查询,大大减轻了管理负担。此外,系统还为门禁通行记录提供统一且安全的开放接口,方便其他应用与之对接,进一步拓展了数据的应用价值。

  三、生物特征库及通行管控平台建设成效

  目前,该平台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厂商多算法融合,统一生物特征采集:平台默认采用旷视算法,但考虑到校内楼宇门禁和大门门禁分别由不同厂商建设,采集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况。在平台建设初期,与相关厂商深入沟通,详细了解其采集标准,并结合平台自身算法标准,制定了一套更高的采集标准,成功兼容了不同厂商的标准,实现了生物特征的统一采集,有效提升了识别率。

  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从学校整体规划和保护师生隐私数据的角度出发,平台针对信息数据安全采取了多种保障措施,如存储加密、传输加密、数据脱敏、特征销毁、统一访问接口以及数据溯源等,全方位保护师生的生物特征信息,确保数据安全无虞。

  打破厂商壁垒,实现设备权限统一管控:平台打破了不同厂商之间的壁垒,成功实现了对多厂家设备的统一管控,完成了与多家厂商设备的对接。在这个统一平台上,人员信息和权限管控得以整合,消除了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了数据响应速度。同时,平台还实现了设备权限的自动授权功能,根据预设规则,定时任务模块自动为人员授权或授禁,减少了师生办理授权手续的麻烦,真正做到了 “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实施分级授权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平台具备多级分权管理功能,将管理任务合理分配到各个管理员,显著提升了管理能力。《2025-2030年中国门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以疫情防控期间为例,在平台未建成时,学校所有人员的校门权限管理工作都由信息化建设中心承担,任务繁重且效率低下。平台上线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管理权限被分配给各自的辅导员,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生物特征库及通行管控平台的价值体现

  生物特征库及通行管控平台作为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构建的重要支撑平台,在多个层面发挥着关键价值。

  构建顶层设计标准:从学校整体规划出发,该平台将基于人脸识别的各类系统和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从数据采集、授权、存储、分发到合规等各个环节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人像生物特征全流程管理标准,为学校后续围绕生物特征开展特色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障生物特征合规与安全:平台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从数据安全层面确保人像生物特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保障,提升了人脸识别技术推广应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有效保障了数据安全。

  统一采集提升用户体验:平台具备强大的采集和核验能力,采用公安认证方式确认用户真实身份,无需辅导员或部门管理员人工审核。无论是日常人像采集,还是新生报到时的身份核验与自动人像采集,都能让用户轻松完成,实现多场景自助服务,大大提高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满意度。

  助力高校决策管理:通过 “人脸识别” 在大门通行、学生归寝等场景的应用,平台能够收集大量有价值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与学校其他数据整合分析后,可实现学校业务的全面可视化,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助力高校实现更精准的管理决策。

  2025年,随着门禁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高校门禁管理中的应用正展现出巨大潜力。生物特征库及通行管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有效解决了高校传统门禁管理的诸多问题,在提升门禁管理效率、保障数据安全、优化用户体验以及助力高校决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门禁系统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将愈发凸显,有望为校园安全和管理带来更多创新与突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门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