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建材行业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加速转型升级,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部分建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如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工厂建设,生产效率提高44%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9%。同时,行业内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涌现,推动了建材行业的全面变革。本文将从建材行业的主动求变、双向赋能和落地见效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成效。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建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建材行业积极主动求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九牧集团的“绿色黑灯工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机械臂、AGV物流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系统的紧密配合,实现了卫浴生产的“无人化”,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集团去年产值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今年一季度订单额已完成预定目标的130%。此外,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连续发布4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推动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提升了建材行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2024年成立的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进一步加速了建材行业拥抱人工智能的进程。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征集第五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研发榜单方向的通知》,明确了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建材行业的重大应用研究为重点方向之一,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建材市场发展方向分析提到随着“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材行业在支持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I技术赋能建材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了建材产品向智能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低介电玻璃纤维作为突破5G和AI算力瓶颈的关键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和高频高速通信基站等领域。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并批量生产低介电电子玻纤及制品,实现了相关产品的稳定量产和国产化,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中,多家建材企业的智能工厂入选,如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研发投入超过年产值的6%,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建材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也展示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巨大潜力。
部分建材企业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国建材集团积极推进产业全面应用、产研联合创新和生态融通赋能,将AI生态系统融入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产业大模型在集团水泥业务板块的大规模应用,产生了显著的价值。首先,加速了数据生产要素化,目前已采集、治理和训练企业生产、经营等相关数据超过6000亿条,实时采集数据超过100亿条/天。其次,推动了业务决策智能化,初步构建了覆盖水泥供、产、销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端到端全流程业务优化模型,实现了从传统人工经验决策向数据和AI驱动的智能决策转变。最后,实现了数据赋能价值化,水泥配料优化模型可实现水泥吨成本平均降低1.31%,煤炭供应链优化模型智能化拉运自动分配合格率达到99.43%,有效降低了资金占用等成本。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整个建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结
2025年,建材行业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通过主动求变、双向赋能和落地见效,实现了转型升级的显著成效。企业通过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路径,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建材行业应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智能化转型,为建设高质量的建筑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助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