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集成电路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集成电路行业现状分析:制定吸引集成电路领域优秀人才税收优惠政策
 集成电路 2025-04-08 10:30:16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近年来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面对国际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挑战,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将探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现状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涵盖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关税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减轻企业税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增值税优惠政策

  留抵退税:自2011年11月起,国家同意兴建的集成电路项目中,企业因购买设备支付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可以退还。2017年2月24日起,企业在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时,可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基础上扣除退还的税额。

  零税率政策:2016年出台的财税政策中,明确规定转让电路测试等方面的技术,实行零税率。

  分期纳税:2020年7月27日至2030年12月31日,因承建集成电路项目,企业从国外购买新设备,除国家特别规定不能免税的商品外,可分期并免滞纳金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

  即征即退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落实即征即退政策。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减免企业所得税:集成电路企业生产0.8微米(含)以下或130纳米(含)线宽产品,以及国家支持的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自获利年起可享“两免三减半”所得税政策。生产130纳米线宽产品的企业,可以延长亏损结转的时间。生产0.25微米以下或65纳米以下线宽产品,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或150亿元且经营超过15年的企业,可享受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的政策。2020年起,国家支持生产28纳米(含)以下线宽产品,且经营周期长于15年的重大集成电路项目,前十年企业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加速折旧政策:2012年、2021年、2022年出台的财税政策中,允许集成电路设备生产企业缩短折旧年限至3年,100万元以下研发仪器可一次性扣除,100万元以上的研发仪器可加速折旧。购买价格低于500万元的器具或设备,可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

  研发费用扣除政策:2023年9月出台的政策中,明确规定2023—2027年期间,集成电路研发未转为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可按12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可按200%进行税前摊销。职工培训费可单独核算,并在企业所得税中全额扣除。技术转让所得低于500万元的可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关税优惠政策

  免征进口关税:2014年、2019年、2021年出台的财关税政策中,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免征进口关税的集成电路企业清单,对于进口国内难以生产或生产的产品性能不足且用于生产的材料及设备,可按免征进口关税的相关政策执行。

  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缺少吸引集成电路领域优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

  人才是企业成长的核心,特别是杰出人才对于推动集成电路企业的科技创新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吸引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企业为吸引优秀人才而增加的支出,进而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最终影响了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国家需要从政策层面制定吸引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该行业。

  促进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不健全

  现有税收优惠促进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但与国外先进技术仍有差距,需继续实施并完善税收激励,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当前,我国制定的促进集成电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集成电路企业界定的标准相对较高,很多企业难以按照税收优惠相关政策执行。

  没有给予集成电路领域的中小企业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

  没有出台财政税收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减免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存在不合理之处,研发经费归集及认定标准复杂,程序烦琐,操作不便,容易产生税务风险,降低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

  没有制定促进集成电路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大额投入且风险高,缺少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难以获得社会资本,融资挑战大。现有税收优惠不完善、力度不足。集成电路技术快速发展,突破先进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投入的研发资金越来越多。但因集成电路行业具有较高风险,银行等机构给集成电路企业发放融资资金的意愿较小。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因不符合集成电路企业的认定标准而难以获得税收优惠或减免,且由于规模较小获得社会资本投入的可能性亦小,进而影响了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最终出现了恶性循环现象,增加了我国集成电路企业转型发展的难度及阻力。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向集成电路行业注入更多资金,以缓解这些企业在推进创新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进而促进集成电路企业的稳健增长。

  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路径

  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制定吸引集成电路领域优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急需优秀人才,人才缺口问题亟待解决。对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引进长期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研发的尖端人才,通过财税政策吸引集成电路产业的高端人才,对国外引进的人才提供个人所得税减免和购房税收优惠,支持其在中国长期定居,推动产业发展。

  对集成电路企业在从国外引进人才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中,在企业所得税上给予优惠,鼓励企业吸引海外优秀人才。

  对企业在开展员工业务培训、行业合作交流及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提供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

  鼓励集成电路技术扩散及转让,对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在转让过程中的相关所得,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加大优惠力度,推动集成电路技术实现快速推广及应用。

  健全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

  完善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对于提高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有利:

  降低集成电路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标准,让更多企业能够被纳入政策优惠的范围内,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关注对中小集成电路企业的扶持,提供一些税收优惠措施,缩小不同规模集成电路企业之间的税收优惠差距,激发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动力,或根据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成长阶段制订更灵活的优惠政策,确保税收优惠能够更加精准地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健全促进集成电路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给予集成电路企业开展融资活动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增强集成电路企业的融资能力,帮助其发展壮大:

  扩大风险投资税收优惠的覆盖面,让更多参与者受益于该政策。给予所有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税收减免优惠,包括创业投资者,以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

  优化投资风险补偿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制订有关投资风险补偿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获得税收优惠政策补偿的投资标准、投资条件、投资期限等条件进行具体的规定,营造社会资本参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良好环境。集成电路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根据创投企业相关规定,将投资额、投资期限作为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条件,对于获得风险投资而实现的收益,给予一定的所得税优惠,或给予相应的减免优惠政策。若投资集成电路项目出现投资损失,可提供财政资金补贴,并对投资企业减免一定的所得税,以尽可能降低投资企业的损失。

  总结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不健全、缺乏促进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健全技术创新和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集成电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