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和科技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日益拓展,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对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影响也愈发深远。四川在这一浪潮中积极作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行业的前进注入了强大动力。2024 年,四川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超 1300 亿元,同比增长超 2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模式和成果对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四川将人工智能视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通过联合高校、院所和企业,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在此过程中,四川积极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 7 个,还推动组建了 3 个创新联合体。凭借这些举措,四川成功研制出多个重大创新成果和标志性产品,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在省内发挥作用,还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吸引了更多的资源和关注汇聚到四川。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支撑。四川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坚持算力、运力、数据一体推进,全力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高质量的算力供给。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和成都智算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为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阿里云智算中心等 18 个算力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建设中。这些不断完善的算力设施,能够有效满足大模型、智能体等产品训练推理的需求,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四川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为了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产生活,四川持续打造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公开发布的长虹云帆等 34 个本土行业垂直大模型,覆盖了多个行业领域,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在智能交通领域,攀西地区数字隧道智能建造等 2 个项目入选全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这不仅展示了四川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领先水平,也为相关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这些应用场景的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在四川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四川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计划在 3 年内投入 12 亿元,旨在打造一个 “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 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在政策的支持下,四川已集聚了 1300 多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基本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成都作为核心区域,正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德阳、绵阳等 8 个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也在逐步成型。这些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四川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入驻,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协同发展。
2025 年,四川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为全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从创新驱动到算力建设,从应用场景拓展到政策保障与产业生态构建,四川全方位的发展策略使其在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完善算力基础设施,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以及出台有力的政策支持,四川不仅实现了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还构建了一个完整且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未来,四川有望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