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截至2023年2月最新数据)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绿色电力占比快速提升。这一结构性转变不仅重塑了能源供给格局,更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3年2月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亿千瓦,较"十四五"初期(2020年底)实现翻番增长。三年间累计增幅达103.1%,标志着电力系统清洁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其中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表现尤为突出,总规模突破14.6亿千瓦,同比增长32.5%。
非化石能源在总发电装机中的比重攀升至58.8%,较上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若追溯"十四五"以来的结构性变革,这一比例已累计提高14个百分点,印证了能源转型的加速态势。新能源(风电+光伏)作为核心驱动力,其占比从2020年的24.3%跃升至当前的42.8%,年均提升幅度达到4.7个百分点。
在政策引领和技术进步双重作用下,电力行业构建起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导的多元供应体系。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领跑全球的同时,水电、核电等稳定电源也在同步扩容。这种"风光领跑+多能协同"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电能清洁化程度达到新高度:每度上网电量中的非化石能源贡献率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当前14.6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规模,相当于每月新增超500万千瓦的清洁能源产能。这种爆发式增长既得益于政策激励机制完善,也反映了市场投资信心增强。据测算,每增加1%的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00万吨/年。
结语:
我国电力行业通过发电装机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了环境效益突破。未来三年(至2025年),随着存量煤电改造和新型储能配套建设加速推进,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5%以上,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奠定关键基础。这一进程不仅将重塑我国能源产业格局,更将持续释放绿色低碳发展的全球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