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和股东增持稳定市场信心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截至最新统计,本周包括制造业、物流运输、电子制造等领域的12家A股公司相继披露获得定向信贷支持,专项贷款额度与企业自身回购增持计划紧密挂钩,显示出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效果显著增强。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贷款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商,韵达股份本周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上海罗颉思已与中国银行上海长三角分行达成协议。该行承诺提供不超过1.8亿元专项贷款额度,用于支持其在未来半年内实施不低于1亿元的增持计划。此举通过信贷杠杆放大了企业核心股东的市场信心表达,为行业稳定注入流动性。
专注于消费电子产品ODM领域的亿道信息,在5月13日同步披露两份关键文件:一方面宣布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回购150万300万股股份用于员工激励计划;另一方面获得中国银行深圳布吉支行承诺提供不超过回购金额90%的专项贷款。这种"融资+回购"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现金流压力,提升股权激励方案落地效率。
生产高密度印制电路板的奥士康股份,在5月13日获得中国银行最高1.62亿元、期限不超过三年的专项贷款。该笔资金将专门用于执行9000万1.8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金支持力度,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优质制造企业的长期价值认可。
作为国内金刚石领域领军企业,黄河旋风控股股东许昌产投在5月13日宣布拟通过平安银行郑州分行获得不超过1.4亿元专项贷款。该笔资金将用于实施不低于1亿元的增持计划,显示出地方国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协同支持实体产业发展的积极姿态。
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商天桥起重在5月12日同步披露增持方案及融资进展:公司计划以不超过5元/股的价格斥资7500万1.5亿元回购股份,同时已落实平安银行提供的最高1.35亿元专项贷款额度。该笔资金规模占增持上限的90%,形成"信贷护航+价格锁定"的双重保障机制。
从行业分布看,本周获得专项贷款支持的企业涵盖物流、电子制造、基础工业等多个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单家企业平均授信额度达到1.42亿元。这种精准施策既避免了资金空转,又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引导资本流向真正有回购增持意愿和能力的优质企业。随着政策细则进一步落地,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启动"融资+回购"组合方案,形成稳定市场预期、优化股权结构的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上述12家企业合计披露的专项贷款额度已超过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0%。这种信贷创新不仅解决了企业实施资本运作的资金约束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建立起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新型支持纽带,为后续常态化运用金融工具助力上市公司发展提供了范本。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朱庆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江苏省金融运行保持“总量有力、结构优化、利率下降”的良好态势,其中金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