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金融行业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成都农商银行凭借其扎实的财务表现和创新的经营策略,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该行在数字化转型和科技支撑的推动下,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市场影响力显著增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0亿元,同比增长5.86%,净利润64.71亿元,同比增长11.46%。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到9142.63亿元,同比增长9.72%,继续保持全国第五大农商行的行业地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银行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成都农商银行自2020年回归国有以来,紧密围绕省市发展大局,全力开展各项业务。近五年来,净利润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资产规模累计增长超过4000亿元,从5000亿级一路升至9000亿级。截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406.39亿元,同比增长9.57%。其中,客户存款总额达到6727.24亿元,同比增长10.50%,在负债总额中的占比超过80%。在资产端,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到4875.69亿元,同比增加近620亿元,增幅14.54%。该行离“万亿银行”发展目标仅差一个身位。
成都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优势,努力打造“更懂本地产业的银行”,区域发展和实体经济的供给能力明显加强。该行围绕成都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将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截至2024年末,已为2700余户产业链链上企业提供贷款超600亿元,服务专精特新、规上工业、高新技术等各类重点企业超1万户,提供贷款超300亿元。在服务成渝双核联动联建方面,该行通过工作专班机制实现24个重点片区项目100%对接覆盖,累计服务了3万余户园区企业,支持园区业主、运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300亿元。
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成都农商银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立足本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在科技金融领域,该行引入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开办“科创贷”“高知贷”等科创类银政产品,自主创新评分授信模型推出“科技初创贷”,发行全国首单信托结构型定向资产担保科创票据,全流程参与发行西部地区首单知识产权ABS。在绿色金融领域,创新推出“碳汇贷”“绿宝贷”“零碳券”“绿票通”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落地全国首笔“乡村振兴+碳中和”双贴标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超470亿元,同比增长26.70%。
成都农商银行坚持“风控优先”的发展理念,强化存量风险化解,严格控制增量风险。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降至1.02%,资产质量跃升至近九年来最佳水平,并在全国前十大农商行中位居第三。同时,拨备覆盖率同比增长逾81个百分点,达到435.55%的新高,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筑强。
成都农商银行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信贷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科技赋能特色化经营,风控优先确保资产质量优化。展望未来,该行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全力冲刺“上市银行、万亿银行、标杆银行”三大目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华西策略李立峰发布报告《A股银行指数上涨与公募新规的关联性分析:低配困境下的估值修复逻辑》:1、政策背景:公募新规引导资产配置向沪深300靠拢。2025年要实施的《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修订版要求:1)业绩基准约束:主动权益类基金投资组合与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为主)的偏离度不得超过10%;2)风格漂移监管:对长期(超1年)偏离基准20%以上的基金采取重点监控;3)行业配置披露:季度报告需详细说明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的差异及调整计划。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