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零售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行业整体面临客流下降、开店率放缓、闭店率攀升等多重挑战,企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在此背景下,医药零售企业纷纷通过数字化转型、服务创新、多元化经营等方式寻求突破,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上市连锁药房业绩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而更多企业则出现增收不增利甚至双降的局面。其中,一家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241.90%,首次由盈转亏;另一家企业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实现1.14亿元,创十年来新低;还有一家企业净利润实现1.2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9.08%。
从门店数量看,虽然部分企业全年净增门店超过1000家,但与2023年相比已明显放缓。一家企业全年净增2479家门店,较2023年的4029家大幅减少。这表明,医药零售行业正从快速扩张转向稳健发展。
面对行业变革,医药零售企业正加速转型。头部企业通过布局"药店+诊所"模式,整合中医诊疗、健康管理等服务,构建社区健康生态圈。中小型企业则通过差异化服务或区域深耕寻求生存空间。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企业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合作第三方,加速承接处方外流增量,探索医药电商与实体门店的协同发展。一家企业O2O送药服务覆盖门店上线率达到80.38%,另一家企业开通O2O业务的门店数量占比达91.19%。
随着药店数量快速增长,单店服务人数下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开始强调精细化运营,推进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将药店分为专业药房和泛健康多元化药房,以承接处方外流、慢性病管理等业务。
医药零售企业正从单一药品销售渠道逐步转向"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服务平台。一家企业按疾病类型打造糖尿病、心脑血管等专科药房,报告期末专科药房达1521家,占药店总数29.40%。另一家企业在4000余家门店配置了"三高"健康自助监测设备。
DTP药房成为企业布局重点,主要销售抗肿瘤药、罕见病药、重大慢性病药物等新特药。一家企业直营门店中拥有DTP专业药房248家,另一家企业拥有DTP专业药房318家。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医药新零售"模式日渐成熟。O2O即时零售渠道已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药店即时零售(药品+非药品)销售规模达487亿元,较2023年增长31.3%。
完善的会员体系成为医药零售企业的重要资产。一家企业拥有有效会员5800万,另一家企业会员总量超3100万人,新增会员400余万,线下会员销售占比87%。还有一家企业有效会员超2600万人,会员消费占比接近70%。
合规经营已成为医药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家企业设立内部飞行检查机制,对药品经营各环节进行不预先告知的突击检查。另一家企业推出风控平台,覆盖11个地市,建立健全风险库11个,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
医药零售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企业业绩分化明显。面对挑战,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服务创新、多元化经营等方式寻求突破。精细化运营、特色服务、新零售模式和会员体系建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行业将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构建长期发展空间。
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和华泰国际。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