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证券 内容详情
券商策略解析:节前市场走向与投资机会展望
 券商 2025-04-27 22:08:0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本周三大指数均呈现小幅上涨态势,沪指累计上涨0.56%,深成指上涨1.38%,创业板指上涨1.74%。随着“五一”长假临近,市场将迎来仅3个交易日的短周期,节前市场如何演绎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多家券商发布最新策略观点,从市场情绪、政策信号、行业配置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市场情绪与“高切低”策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券商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当前市场整体情绪虽有所降温,但并未处于低位。截至4月24日,两市融资买入额占总成交额的比例为8.4%,位于2023年以来67%的分位水平;中证1000期权隐含波动率为26.8,尚未降至低位。此外,活跃私募的最新仓位水平为76.2%,虽连续6周减仓,但仍高于历史中位数水平的75.5%。这表明市场出清程度不如去年和今年年初的几次底部彻底。在此环境下,5月的应对策略仍以“高切低”为主,科技板块相对医药和消费更接近情绪冰点,对风险偏好的回升更为敏感。

  二、政策信号与市场信心

  近期政策信号积极,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并提出“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些表述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配置上,建议关注红利板块、科技板块和大消费板块,这些领域在政策支持下具备较强的投资潜力。

  三、科技自主可控与消费主线

  科技自主可控成为政策重点,会议特别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对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算力基建、数据资源等领域做出具体部署。消费仍然是全年政策的主线,尽管短期内未有超预期政策出台,但长期来看,消费仍将是政策的主要抓手。建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和消费等领域,这些方向具备长期增长逻辑。

  四、市场主线与磨底期信号

  震荡期市场往往会筛选出后续的主线,投资者需关注市场给出的信号以作确认。复盘市场历次底部区域,趋势性上涨前往往会经历多次反弹的下跌期和磨底期。磨底期表现最好的组别对后市主线存在信号效应,而下跌期表现最差的组别则存在反转效应。因此,磨底期筛选出的行业或可作为新一轮主线的前瞻信号。

  五、底线思维与确定性投资

  会议强调“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并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等。投资策略上,建议抓牢“底线思维”下的确定性,配置自主可控、内循环、红利黄金等方向。科技成长、消费复苏、成本改善驱动及出海结构性机会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

  六、A股韧性与政策决心

  面对外部不确定性,高层多次发声“稳定股市”,并明确“国家队”的角色,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A股市场已走出九个交易日的修复行情,中长期配置性价比较高。行业配置上,建议以低估值与扩内需的板块为主,如中字头央企、银行、食品饮料、服务消费等。主题方面,可适度关注军工、自主可控等方向。

  七、宏观政策与内需增长

  会议强调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以及适时降准降息。内需政策的优先级显著提升,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和发展服务消费,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些政策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增长引擎。

  八、防御与顺周期风格轮动

  市场情绪在4月面临财报披露压力,预计将出现回落。经济现实受数据披露、政策出台节奏及投资者预期波动的影响,可能在“强现实”与“弱现实”之间反复。未来市场风格或将在防御与顺周期之间轮动。防御风格行业关注煤炭开采、电力、白色家电等,顺周期风格关注养殖业、炼化及贸易、化学原料等。

  九、资产配置与服务消费

  全球大类资产在估值修复与风险回落之间平衡。中国经济回暖,但仍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会议强调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议大类资产均衡配置,内需与科技仍是投资主线。

  总结:

  节前市场在政策支持与情绪修复的双重作用下,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态势。科技自主可控、消费复苏、红利板块等方向具备较强的投资潜力。投资者应关注市场主线信号,抓牢“底线思维”下的确定性,灵活配置资产,把握节前市场的投资机会。

延伸阅读

开源证券:看好券商板块机会(20250424/08:17)

开源证券指出,券商板块估值和机构持仓位于低位,国内稳股市举措提振市场信心,交易量同比改善下,券商一季报业绩或超预期,继续看好券商板块机会,三条选股主线:业绩弹性突出的零售优势券商、金融科技和并购主线。关注险企一季报,NBV增速或降档,权益资产弹性成为寿险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看好权益弹性突出、负债端平稳标的投资机会。

券商资管最新规模出炉 基金经理股票仓位普遍抬升(20250424/07:19)

2025年基金一季报近日披露完毕,券商资管旗下的最新公募管理规模及基金经理观点出炉。从机构管理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有4家券商资管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千亿元,东方红资产管理(即东证资管)、华泰证券资管、中银证券位居前三。整体来看,多位券商资管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在一季度产品净值取得正增长,基金经理的股票仓位普遍提升。展望后市,基金经理普遍保持乐观。有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很可能是AI(人工智能)应用兴起元年,人们常担心宏观问题,而忽略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

一季度4家券商资管公募管理规模超千亿元(20250424/03:45)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共有4家券商资管机构的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千亿元。东方红资产管理以1585.59亿元排名第一,华泰证券资管以1352.14亿元排名第二,中银证券、财通证券资管分别以1313.9亿元、1056.83亿元排名第三、第四。随后是国泰君安资管(786.45亿元)、招商证券资管(582.27亿元)、中泰证券资管(431.25亿元),分列第五至第七,浙商证券资管、银河金汇、广发证券资管也居于前十。(券商中国)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券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