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电力 内容详情
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 各产业用电结构持续优化
 用电量 2025-04-18 09:40:0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力需求呈现稳步回升态势,2024年第一季度各领域用电增长展现出不同特征,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基础支撑,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成为重要增量来源。这一数据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复苏的微观动向,也为观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关键视角。

  一、3月全社会用电量突破8200亿千瓦时 第二产业仍是核心驱动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用电量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总量达到8282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8%,延续了开年以来温和复苏的态势。从细分领域看,第二产业以5578亿千瓦时的绝对体量占据主导地位,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最快(+8.4%),达1484亿千瓦时;第一产业用电需求持续释放,实现9.9%的增长至106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则保持平稳增长,以5.0%的增幅贡献了1114亿千瓦时。

  二、一季度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2.5% 工业用电增速低于整体水平

  今年前3个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达23846亿千瓦时,同比微增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占比超九成(22699亿千瓦时)。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累计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仅增长1.9%,增速低于整体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则分别以8.7%和5.2%的增幅展现更强韧性。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显示出基础消费需求相对稳定。

  三、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第三产业与农业用电成增长亮点

  数据显示,各产业用电增速呈现出明显分化特征。第三产业在消费回暖带动下表现突出,一季度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速(+5.2%)远超第二产业的1.9%,尤其3月单月8.4%的增长凸显服务业活跃度提升。农业领域用电需求同样亮眼,一、三月份分别以8.7%和9.9%的速度增长,反映乡村振兴战略下基础设施与生产活动的持续投入。相比之下,居民生活用电增速相对平缓,但仍是电力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电力消费结构折射经济转型方向

  从季度数据综合分析可见,第二产业作为传统用电大户增速放缓,第三产业和农业用电快速攀升,印证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双重效应。这种结构性变化不仅体现在用电量占比调整上,更反映出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对电力需求的拉动作用增强。未来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各领域用电效率提升与新能源消纳能力优化将成为影响电力消费的关键变量。

  总结来看,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数据勾勒出经济复苏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新图景: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器功能,第三产业与农业用电释放增长潜力,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平稳。这种多元化的增长格局既体现了传统动能的韧性,也彰显了新兴领域对电力消费结构的重塑作用。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及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后续电力供需平衡与产业结构调整间的互动值得密切关注。

延伸阅读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20250418/08:45)

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22699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3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20250318/12:21)

国家能源局: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用电量4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用电量14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1492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第二产业用电量9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用电量29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用电量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