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1日,A股市场在经历连续普涨后呈现分化走势。尽管主要股指午盘集体翻红,但成交量明显收窄,北交所个股延续强势表现。半导体产业链爆发成为当日焦点,政策消息刺激叠加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加剧板块轮动特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半导体板块早盘强势领涨,纳芯微、圣邦股份、富满微等多只个股20%涨停,华虹公司、翱捷科技等涨幅超10%,上海贝岭、大港股份封板。这一表现与当日发布的《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密切相关——根据新规,“集成电路”的流片地将直接决定其原产地归属。政策信号强化了国产替代逻辑,推动芯片设计、制造等细分领域集体走强,澜起科技股价午盘涨逾7%。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227.65点(涨0.12%),深证成指收于9773.33点(涨0.19%),创业板指升至1910.45点(涨0.52%)。值得注意的是,北证50指数逆势大涨2.63%,报1298.62点。半日成交额缩量显著,A股全天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481亿元至7972.94亿元,显示资金偏好从普涨转向结构性机会。
黄金概念延续强势,四川黄金涨停,赤峰黄金涨幅居前;港口航运方向持续活跃,连云港实现6连板,海航科技、北部湾港等封停。百货零售领域同样表现突出,国芳集团收获6连板,南宁百货、汇嘉时代跟涨。市场分析指出,“一带一路”概念向高铁、广西板块扩散,叠加黄金价格新高预期,推动避险及基建相关资产获得资金关注。
受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扰动影响,农业股领跌两市。神农科技暴跌超10%,北大荒、新赛股份跌幅显著;乳业板块同步走低,品渥食品、骑士乳业均跌超8%。外部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分化,此前受益于反制措施的农产品领域出现获利回吐现象。
海外市场方面,美联储官员对关税驱动型通胀表态谨慎。多位联储官员暗示年内降息空间有限,认为需等待关税冲击的全面影响显现后再调整政策。国内机构观点显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下,“抗差逻辑”推动资金向硬科技和内需领域倾斜。
总结
当日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半导体板块受政策利好刺激领涨,北交所活跃度持续提升;而与关税关联的农业、消费品则遭遇抛压。成交量缩量反映多空分歧加剧,但结构性机会仍在政策导向及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凸显。未来需关注外部关税措施落地节奏与国内产业扶持政策的协同效应,核心资产与硬科技或延续强势。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明确关税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认定原产地,因此对于美国晶圆厂制造的芯片需加征反制关税,在此背景下国内模拟芯片企业直接受益。不过,中信证券认为关税只是直接影响因素,更深层次还是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自主可控重要性提升。建议关注低国产化率环节,以及本土晶圆制造环节。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