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综述】全球能源市场正经历显著调整,近期油价连续走低反映出供需基本面与宏观政策的双重压力。关税政策引发的需求担忧、OPEC+增产带来的供应端冲击以及地缘局势演变共同构成当前市场核心矛盾。本文通过解析关键变量影响路径,揭示原油价格短期波动逻辑及中长期平衡机制。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油价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期油价加速下跌主要源于贸易政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美国对多国实施"最低基准关税"并扩大制裁范围,虽对部分区域保留豁免条款,但整体政策加剧了市场对未来能源需求放缓的担忧。EIA最新报告将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并同步调高美国本土产量预测值至日均1340万桶,供需关系进一步向宽松倾斜。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价格水平虽已部分反映页岩油成本约束,但尚不足以对今年美国原油增产形成实质性遏制。
主要产油国联盟5月起实施的产量调整计划正在改变市场供需结构。根据现行协议框架测算,2024年全球原油库存可能较往年同期增加约1.2亿桶。若关税政策全面落地,供应过剩压力将提前显现,推动油价中枢下移至6065美元/桶区间。历史经验表明,这种结构性失衡往往需要通过价格下跌倒逼生产国调整策略,在当前OPEC+维持增产节奏的背景下,市场平衡点可能持续后延。
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当周商业原油库存意外增加616.5万桶至4.69亿桶,库欣地区库存同步增长。成品油端汽油去库幅度不及预期(减少170万桶),而馏分油库存反增80万桶,进一步印证需求端疲软。地缘方面,尽管美对委内瑞拉实施出口限制,但制裁实际减产量有限,伊朗核谈进展停滞也未能形成有效供应冲击。当前市场情绪受宏观指标主导,波动率指数升至24.5的年内高位。
从产业周期视角看,OPEC+当下的增产策略与2018年页岩油革命时期存在相似逻辑——通过主动扩大市场份额应对需求增长放缓。这种竞争性生产可能持续到2025年前后,届时全球炼能扩张或带来新变量。技术层面分析显示,WTI期货曲线已呈现深度contango结构,近月合约较远期贴水幅度达8美元/桶,反映市场对现实供需矛盾的强烈预期。
【总结】当前原油市场正经历政策、地缘与基本面三重博弈,关税主导的需求担忧叠加OPEC+主动增产形成双重利空。短期价格将维持宽幅震荡,波动中枢可能下移至70美元下方;中长期看,在未触发实质性减产前,累库压力将持续压制油价表现。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贸易政策落地程度、主要产油国产量执行率及库存变化趋势,防范系统性风险传导带来的额外冲击。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打压经济增长预期,布伦特油价于上周进一步跌破每桶65美元。回顾历史,类似的价格跌幅大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需求预期承压之际,OPEC+决定在5月加快增产,超出市场预期。该行认为这或受到政治和地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将加剧石油市场过剩压力。该行结合年初以来的基本面变化,上调全年石油供需过剩预期至每日67万桶,同时下调布伦特油价年中枢至每桶70美元,而第二至第四季中枢分别为每桶67.5、72.5及65美元。风险情形下,若贸易摩擦下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受压,或为油价带来每桶约5美元的额外下跌空间。
金十期货4月15日讯,近期,原油价格下跌暂缓,企稳后存在反弹迹象,但是反弹力度一般,整体空间有限。市场从宏观的贸易担忧逐步转向现实的需求下滑,比如欧佩克等报告均下调了石油需求,加大了上方的压力。卓创资讯预计,从各个报告来看,需求下滑的方向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各个报告对下滑的幅度存在分歧,欧佩克依然偏保守,其他的报告偏悲观,因此,原油价格反弹受阻,整体维持承压调整的状态。(卓创资讯)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