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年报季成为航运板块数字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多家企业首次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标志着行业从传统运营模式向数字驱动转型的实质性突破。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航运领域正通过数据要素确权、估值和应用重构产业价值链,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评估维度。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航运板块首家披露数据资源入表的企业,兴通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将研发项目"锚泊预警系统"的资本化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数据显示,该项目初始投入21.48万元,在扣除摊销后仍有19.69万元以数据资源形式体现在财务报表中。这一操作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核心技术的价值认可,也为行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范本。
自2024年一季度起,航运板块已悄然开启数据入表进程。截至同年三季度末,日照港、广州港和青岛港三家企业率先完成数据资产"账面破冰",累计入表金额达169万元。其中,兴通股份更在年底凭借自主研发的"船舶运营效率分析数据集"获得福建省航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正式纳入"数据要素"概念范畴,彰显了行业从简单数据存储向确权应用的跨越发展。
作为航运枢纽的核心节点,三大港口企业在数据资产化领域率先探索。青岛港通过船舶调度系统积累的运营数据,广州港依托智能理货系统生成的分析模型,日照港运用船货匹配平台沉淀的数据资源,均已实现从技术投入向资产转化的关键一步。尽管年度报告尚未全面披露,但前三季度的入表实践已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路径。
截至2025年3月25日,A股市场已有8家上市公司完成数据资源入表披露,其中过半数在2024年报中首次公开相关财务信息。这一现象表明,随着《数据二十条》等政策落地,资本市场对数据要素价值的认可正在从试点企业向全行业扩散。航运板块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资产化进程将为其他传统产业提供转型参考。
总结来看,航运业的数据资源入表不仅是财务管理的革新,更是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战略支点。通过建立数据确权、估值和应用的完整链条,企业能够更精准地量化技术投入效益,资本市场也能据此构建新的价值评估体系。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这一进程,航运板块有望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实现从"运力竞争"到"数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重塑。
航运概念股震荡拉升,凤凰航运触及涨停,中远海特涨超8%,盛航股份、招商南油等跟涨。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促使供应链的区域化和本地化。区域内的供应链协作和深化增加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在区域内的流通,为全球集运货量提供增长潜能。相比远洋市场的单一性,更看好区域市场和新兴市场航线的增长潜力。在个股选择上,中长期更看好那些专注于区域市场的中小型船公司,能够更好地适应区域市场需求的变化,并通过灵活的运营模式在新兴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在区域市场的长期竞争力将不断提升。短期内,由于红海绕行、中美贸易等不确定性因素,市场对远洋船公司盈利分歧大。(证券时报)
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正在进行中。作为重要的全球航运中心,上海的航运发展受到国际航运行业和市场的极高关注,也成为本届论坛探讨的主要议题之一。国际航运公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秘书长盖·普拉滕(Guy Platten)认为,上海全球航运中心地位将继续强化,将向全球航运业贡献更多专业知识、洞察力和创新。尽管国际航运市场面临着去碳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吸引人才等诸多挑战,但由于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航运市场也将因此继续繁荣。(第一财经)
航运板块异动拉升,凤凰航运涨超7%,招商港口、海通发展、中远海能、宁波远洋、中远海特等跟涨。
浙商证券发布交运行业半年报综述称,上半年地缘事件带动航运数据的向好,上市公司业绩回暖。出海同样稳步提升,尤其在吞吐量大幅增长背景下,24H1港口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电商带动快递实现中速增长,2024年以来行业件量增速好于预期,价格竞争仍在继续,但同比23年有所缓和。客运及货运表现有所分化,前者呈现持续恢复态势,后者公路、铁路货运持续承压。此外,整体而言交运行业公司中期分红有所增加。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太平洋航运上半年业绩表现逊预期,基础溢利录4400万美元,仅达到该行全年预测的29%及市场普遍预期全年表现的30 %;派息比率约50%,则符预期。大摩解释,中期表现逊色主要由于期内短期租赁成本较高所致,相应将2024至2026年各年经常性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13%、7%及5%,以反映超灵便型干散货船等价期租金(TCE)预期下降,并将目标价从2.96港元下调至2.76港元,维持“增持”评级。该行指出,公司持续回购股份,反映出管理层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预期符合预期的股东回报将为估值提供一定支持。且过去三个月股价累计回调约28%,中绩逊预期或属市场预期之内。
在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之际,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文森特-克莱克(Vincent Clerc)周三表示,美国的商品库存“没有处于令人担忧的水平,也没有出现表明即将出现大幅放缓的迹象”。他还表示,在第二季度,中国的出口增长帮助推动了整体集装箱需求。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该行覆盖的三只亚洲集装箱航运股,自6月以来股价跌约10%,蒸发今年较早期的部分升幅,主要因为投资者获利,以及对现货运费可能见顶的忧虑。本周一相关股份下跌,因为市场揣测红海危机有可能解决,引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下挫,不过该行认为,即使停火协议达成,仍需要时间恢复至危机前的情况,加上马士基行政总裁早前表示,航运受阻的情况或将持续至第三季,因此相信航运市场基本趋势未变。该行对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及长荣海运维持“增持”评级,认为这些股份估值吸引,并预期三家公司于今年第二季均录得盈利,反映运费在5月及6月回升,以及在企业补充库存的需求下,亚洲往来欧洲的航运开始进入旺季。
中远海控跌超7%,中远海能、招商南油、招商轮船、凤凰航运、宁波远洋等跟跌。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