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电子其他 内容详情
自动驾驶赛道震荡:转型潮中的阵痛与重生之路
 自动驾驶 2025-03-17 21:30:08

  2025年被视为“全民智驾元年”,但一场行业洗牌正在加速。曾经风光的自动驾驶企业面临商业模式探索、技术落地与资本寒冬的三重压力,部分企业选择跨界求生,却陷入更深困境;另一些则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实现突围。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战略抉择、技术储备与商业化路径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一、广州公司的关停:技术跨界失败的缩影

  某头部自动驾驶企业近期宣布关停其位于广州的子公司,标志着一场“跨界转型”的折戟。此前该公司曾以L4级自动驾驶卡车研发闻名,并于2021年登陆美股,市值一度突破百亿美元。然而,由于核心业务受政策限制、高管内斗及持续亏损(2023年前三季度运营亏损达2.49亿美元),其被迫转向游戏领域,却因团队能力与行业经验的断层宣告失败。

  关停前,该广州公司约有100名员工,部分人员遭遇工资拖欠问题,官方以“内部调查期间账户暂停”为由回应争议。转型过程中,企业寄望于自动驾驶技术中的AI场景生成能力可迁移至游戏开发,但未能解决3A级游戏所需的建模、美术及剧本创作等专业壁垒,最终选择裁撤团队并转移项目至北京。

  二、从L4到3A游戏:战略转向中的困境与反思

  该企业的转型折射出自动驾驶行业的集体焦虑。数据显示,国内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已超1.2万家,但多数仍深陷“重资产”困局——高研发投入(如其2022年研发支出达8570万美元)、低商业化进度及资金链压力迫使部分企业另寻出路。

  尽管该企业通过收购知名IP《金庸群侠传》试图打开游戏市场,但跨界尝试面临双重挑战:一是技术适配性不足,自动驾驶的AI能力与游戏建模需求存在鸿沟;二是成本门槛过高,3A大作开发需数亿资金投入,远超其转型前已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2024年从美股退市时,企业市值仅余6.2亿元人民币,较巅峰时期蒸发98%以上。

  三、行业洗牌加速:自动驾驶企业的生存法则迭代

  该案例并非孤例。2024年以来,多家明星自动驾驶公司陷入停摆危机:某专注乘用车L4方案的企业因量产交付停滞导致资金链断裂,创始人被列入失信名单;另一家初创企业被曝高层失联及欠薪问题。行业分析师指出,管理能力、融资效率与商业化落地速度正成为企业存续的核心指标。

  与此同时,部分公司通过战略调整实现突围:专注矿区无人运输的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已推进千辆级项目,并探索“技术服务+运营分成”模式;Robotaxi领域,百度计划2024年底在武汉实现单城盈亏平衡,小马智行则预计2029年达成整体盈利。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是聚焦场景、降本增效——例如通过规模化量产将L4级自动驾驶硬件成本压缩至5万元以内,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破局与新生:规模化量产背后的商业逻辑重构

  行业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相关收入预计超5000亿美元。这一前景下,企业竞争焦点正从“技术竞赛”转向“效率革命”。主机厂对供应商的筛选标准已发生转变:“过去容忍6个月开发周期,现在要求4个月内交付可量产方案”,某车企智能驾驶负责人透露。

  资本端亦同步调整策略:早期投资侧重团队与市场规模,如今更关注商业化落地进展及成本控制能力。例如,特定场景自动驾驶企业凭借清晰盈利模式获得持续融资,而通用技术路线若缺乏规模化验证则面临资金撤离风险。

  总结

  自动驾驶行业的震荡揭示了产业发展的核心矛盾——技术创新需匹配商业逻辑重构。从图森未来等企业的转型挫折可见,跨界未必是解药;而聚焦垂直场景、加速量产落地的企业,则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2025年“全民智驾元年”的号角下,唯有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方能在千亿级市场中持续生存。未来竞争不仅是技术之战,更是对成本控制、产业链协同与用户需求响应速度的综合考验。

延伸阅读

国泰君安:特斯拉FSD有望入华 加速智驾行业发展(20240910/08:17)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特斯拉FSD入华,鲇鱼效应下智能驾驶行业发展将再加速。2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开启国产化,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化,带动本土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转型,培育了大量国产新能源汽车供应商。特斯拉FSD入华,有望复制电动车的鲇鱼效应,促进国内智能驾驶行业的产业化,带动本土智能驾驶整车厂和供应链。2023—2024年国内高阶智驾快速放量,盖世汽车研究院配置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NOA功能累计搭载量已经达到了94.5万辆,其中高速NOA和城市NOA搭载量分别为70.7万辆和23.8万辆。FSD入华有望加速高阶智驾的搭载,推动自动驾驶的产业化发展。

平安证券:政策与技术螺旋前进 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闭环雏形已现(20240813/14:46)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萝卜快跑”在武汉“爆单”,预示着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政策端上看,一方面政府发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以助推相关基础设施完善,另一方面高级别自动驾驶监管空白逐渐补齐。技术端上看,激光雷达价格下探,以及轻量级地图的诞生,使得“融合感知+轻地图”成为“纯视觉+端到端”普及之前可行的过渡方案。市场端上看,萝卜快跑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的目标释放利好信号。Robotaxi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重要场景,将率先形成商业闭环,我国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中信证券:L4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渐进(20240711/08:24)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高级别自动驾驶迎密集催化。政策方面,国家和各地方正在有序推进立法和试点工作,其中北京经信局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为L3/L4自动驾驶运行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清晰、可预期的制度规范,有望发挥首都示范效应。产业方面,百度萝卜快跑在武汉大规模铺开,计划年内完成千台部署,并有望于2025年进入全面盈利;成本下降+效率提升+规模效应下,Robotaxi在特定区域的商业模式有望得到初步验证。同时,无人配送车也已开启规模化交付,头部公司年内订单量达数千台,多家大型快速物流公司合作采购态度积极。社会影响力方面,无人车队的扩张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国泰君安:萝卜快跑商业模式验证 自动驾驶挑战出租车行业(20240711/08:18)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认为,萝卜快跑在武汉的商业模式成功有望异地复制,自动驾驶或将挑战出租车网约车行业,投资方向主要有三个。1、掌握自动驾驶技术的互联网公司;2、为互联网公司代工整车及零部件或IT服务的产业链企业;3、自动驾驶基础设施车路云相关企业。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自动驾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