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证监会释放支持信号,氢能板块迎短期提振
3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召开会议强调增强资本市场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并明确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受此影响,3月12日氢能相关公司股价集体走高:亿华通单日涨幅达13.06%,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分别上涨超3%。这一政策动向不仅为氢能行业提供了潜在融资窗口,更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持续关注。
证监会对科创板上市标准的优化,为氢能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关键支持,短期提振了市场信心并加速企业IPO进程。然而,行业仍需直面商业化落地难题——如何通过技术迭代和资本助力实现从“烧钱”到盈利的跨越,将成为检验政策成效与产业成熟度的核心指标。随着优质案例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氢能产业链有望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机制共同推动下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证监会此次会议重申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核心聚焦于优化科创板的制度包容性。根据现有规则,符合“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且产品获国家批准”的科创企业可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自2023年8月监管层提出“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后,科创板未盈利IPO受理显著放缓;截至2024年3月9日,科创板在审企业仅剩18家,同比减少78%。此次政策重申恰逢市场情绪回暖及审核库存降低的窗口期,为氢能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关键融资机遇。
当前多家氢能公司正积极筹备科创板上市。例如,国氢科技启动IPO保荐招标,明确要求保荐机构具备3家以上科创板成功案例;重塑能源在港股上市后,亦重启科创板辅导程序。这类企业的共同特征是:研发投入高、业务处于商业化初期且普遍亏损——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亿华通预亏4.53亿元,国富氢能预亏1.92.32亿元,均因订单波动及应收账款问题拖累利润。科创板对科创属性和财务真实性的严格审核,或将成为其能否突破融资瓶颈的关键。
尽管氢能被视作绿色转型的核心赛道,但技术迭代、成本压力及短期盈利难题持续存在。此前已有国富氢能、重塑能源等企业在科创板折戟后转投港股市场。业内人士指出,科创板对“硬科技”含量的高要求,可能进一步筛选出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而港股市场凭借更宽松的融资环境,成为部分企业阶段性选择。未来行业拐点的到来,既需要政策端持续提供制度保障,也依赖技术突破带来的规模化降本效应。
总结:资本市场改革与产业发展的共振效应初现
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正在博鳌参会的毕马威中国董事、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能源行业的细分领域将呈现多元化、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特点。氢能、储能、智能电网配套技术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黄金三角”。(上证报)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