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通过对生物制药行业各项数据统计分析,生物制药公司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正大天晴、齐鲁制药、恒瑞医药、东阳光、豪森药业、罗欣药业、科伦药业、扬子江药业、华威医药、石药集团。以下为排名的详细介绍。
2015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164.16亿元,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占医药工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1.77%。随着个性化医疗、数字医疗、体外诊断等行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普遍被业界看好。体外诊断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对于国际体外诊断市场,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00亿美元左右,复合增长速度约5.1%。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一、正大天晴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正大天晴连续推出8个肝病治疗新药,主产品“甘利欣”和“天晴复欣”成为国内植物肝药领域的两个知名品牌。目前,正大天晴的保肝降酶、抗肝昏迷、抗病毒等肝病药物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以甘草制剂为主的天然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二、齐鲁制药
齐鲁制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坚持以维护人类健康为宗旨,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致力于研制开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其它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药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锤炼与积累,齐鲁人用“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理念,无与伦比的产品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三、恒瑞医药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发起人于1997年4月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基地。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四、东阳光
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共有员工近2万人;主要从事医药、电子材料和健康养生三大产业,在国内拥有广东长安、乳源、湖北宜昌、西藏林芝、贵州遵义五大基地,已拥有中国东阳光科、香港东阳光药两家上市公司,正在积极筹建美国东阳光药,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正在铸就百年基业的高科技大型股份制企业。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五、豪森药业
豪森集团始创于1995年,目前已发展成为集药物研究、制造、销售、医药投资于一体的新型医药集团。下设豪森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捷森药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宏创医药有限公司、连云港恒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集团总部及制造基地位于风光秀丽的花果山下、国家级连云港开发区新医药产业园内,在北京、上海设有临床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中心。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六、罗欣药业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原山东罗欣制药厂改制重组,由临沂罗欣医药有限公司控股,联合沈阳药科大学等共11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家GMP要求组建的制药企业,并于2003年3月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七、科伦药业
科伦药业创立于1996年,20年产业疾行,现已成为拥有省内外32家子(分)公司的现代化药业集团。由于输液行业物流的特殊性,科伦药业的生产基地分布于四川、湖南、黑龙江和云南等九个省区,总计为近万名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八、扬子江药业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于1971年,是一家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中国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总部位于长江之滨、“长三角”名城江苏省泰州市,现有员工一万余人,总资产近百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在企业发展中,扬子江药业集团坚持走“科技兴企”、“科技强企”的发展道路,制定了“三高一特”的新品开发战略,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和疗效独特。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九、华威医药
南京华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华威医药)成立于2000年,专业从事新药发现、研究、注册及临床CRO业务,系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华威医药在中国南京拥有3000余平米的研发中心和500余平米的API中试基地,拥有全套的新药研究实验设备和完善的新药研发职能部门。
生物制药公司排名十、石药集团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四家制药公司于1997年8月21日组建而成的中国特大型制药企业,现有总资产80亿元人民币,员工18000人,拥有十五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其中设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国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行业境外上市公司,也是香港制药上市公司。
根据近几年国家对生物医药的投入,预计2016-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培育成万亿元的支柱产业,重点方向包括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抗体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广阔,但是目前面临底子薄、投入少、顶尖人才缺乏和创新能力薄弱等挑战。绝大部分生物技术创新和专利来源于发达国家,例如生物技术专利59%来自美国、19%来自欧洲、17% 来自日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物制药的报告请关注2018-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