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市场调研揭示了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4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4年工业互联网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工业互联网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4年工业互联网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卡奥斯cosmoplat、用友精智、阿里云、树根互联、徐工汉云、工业富联、航天云网、华为云、东方国信BONC、浪潮云Insupur。
表1:2024年工业互联网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卡奥斯cosmoplat | 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2 | 用友精智 |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 | 阿里云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4 | 树根互联 |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5 | 徐工汉云 |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6 | 工业富联 |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7 | 航天云网 |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 |
8 | 华为云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9 | 东方国信BONC | 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10 | 浪潮云Insupur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卡奥斯创建于2017年,海尔集团打造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品牌,为全球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提供面向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业务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业软件及工业APP开发等板块,面向家电家居、能源、医疗等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数字化创新等服务
卡奥斯COSMOPlat创建于2017年4月,是海尔集团基于三十多年的制造经验打造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定位为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球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提供面向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管理范式的变革,促进新模式、新业态的普及,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共创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工业新生态。
在业务板块上,卡奥斯COSMOPlat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业软件及工业APP开发、智能工厂建设及软硬件集成服务、采供销数字化资源配置等板块,面向家电家居、能源、医疗、服装、装备、电子、汽车等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数字化创新等服务,并为产业园区、区域政府提供数字化管理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咨询规划等服务。
卡奥斯COSMOPlat以用户为中心,推动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以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场景化应用,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
通过做深垂直行业、做强特定领域、拓宽全球化复制,卡奥斯COSMOPlat已经孕育出化工、能源、模具、装备、应急物资等15个行业生态,覆盖全国12大区域,并在全球20个国家复制推广。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社会级交易服务、协同服务及云化管理服务,助力冶金、化工、汽车、钢铁、机械等行业企业转型发展
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简称:用友精智),是用友BIP面向工业企业的全面应用,是社会化智能云平台。用友精智基于强大的中台能力,构建企业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提供社会级交易服务、协同服务及云化管理服务,以开放的生态体系,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生产方式乃至商业模式的变革,实现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和数字化管理等诸多新模式,推动软硬件资源、制造资源、工业技术知识的开放、共享,促进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与生产力的跃升。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发者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阿里云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
树根互联是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下的根云平台助力产业链生态打造包括工程机械、汽车汽配、环保、铸造、注塑、纺织和定制家居等行业在内的多个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能制造中台
树根互联是工业互联网企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发了以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平台。公司提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产业链IIoT解决方案,赋能工业企业的智能生产管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以及产业链协同,提供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高可靠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服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开拓跨行业、跨领域的服务能力,已为装备制造、钢铁冶金、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电气等数十个工业细分行业近千家工业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此外,公司还助力打造了环保、铸造、纺织等多个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应用,带动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实践数字化转型。
公司持续开拓全球服务能力,不仅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入驻根云平台。同时,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截至目前,公司已帮助工程机械、纺织等行业的中国客户开拓国际市场,并服务德国、印度、印尼等当地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徐工汉云成立于2014年,是徐工集团孵化的专业工业互联网公司,为制造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相关的咨询、设计、开发、生产、实施、运维等专业性产品及服务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徐工汉云”)是徐工孵化的专业工业互联网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1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简称“汉云平台”)是徐工汉云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是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工汉云秉持“为工业赋能,与伙伴共生”的理念,持续为制造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相关的咨询、设计、开发、生产、实施、运维等专业性产品及服务,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公司践行人才强企战略,以建设一支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队伍为目标,合作院士2人,员工5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占比超40%,重点专注于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与产品、智能制造产品等研发与技术创新。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苏州、杭州、重庆、深圳、佛山、徐州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目前公司已积累工业互联网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证书300余项,主导参与了工业互联网近10项国家级标准制定,主导6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建设,获得省部级、行业级的重磅奖项近150项。
徐工汉云以技术驱动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深耕垂直行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徐工汉云国际影响力,目标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管理资产超 8500 亿元,服务装备制造、建筑施工、有色金属、工程机械、新能源、纺织机械、物流运输、智慧城市、核心零部件、教育等80多个专业领域,构建20个行业子平台,服务用户超过70000家,覆盖“一带一路”沿线80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徐工汉云持续打造汉云系列产品、强化汉云品牌内涵、提升汉云技术竞争力,从产品、市场、生态、产业影响力四大方向持续发力,打造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先品牌,力争在三年内跻身全球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之列。
工业富联隶属于富士康集团旗下,是全球知名的高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业务覆盖云及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5G及网络通讯设备、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作为全球知名的高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工业富联(全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138)坚持“数据驱动、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业务已实现对数字经济产业五大类——云及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5G及网络通讯设备、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全覆盖,在产品、技术以及全球市占率方面极具优势。
自2018年上市以来,公司依托于数字经济新基建的发展机遇,推动“高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四大核心业务高质量发展,实现产品技术的持续创新,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受益于AI算力需求强劲增长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023年全年营收4763.4亿元创历史次高,归母净利润210.4亿元同比增长4.8%,扣非净利润202.1亿元同比增长9.8%,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深耕中国、布局全球”的经营策略,工业富联发挥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基于超过30年的高端智能制造的行业数据经验,大力推动ICT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已发展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持续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新型工业化已定调为国家现代化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下,工业富联也启动“2+2”全新战略布局,除了积极发展”高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业务,并逐步布局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同时也锁定”大数据(包含元宇宙算力及储能)+机器人”作为新事业布局的重点,打造成公司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国内制造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公司通过工业互联网业务对外赋能输出科技服务,目前服务国内超过200家企业客户,涵盖10大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也连续5年入选工信部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同时,工业富联至今已赋能打造了9座世界级灯塔工厂,体现了公司在先进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导力。
成立于2015年,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联合所属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以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主的高科技工业互联网企业,致力于构建适应互联网经济业态与新型工业体系的生态系统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云网公司)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所属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成立于2015年6月15日。
航天云网公司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理念,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以提供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和全要素的生产性服务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要战略举措。依托航天科工雄厚的科技创新和制造资源,开放聚合社会资源,构建以“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为特征,适应互联网经济业态与新型工业体系的航天云网生态系统。
航天云网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构筑全球领先且自主可控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产业体系,旨在打造成我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支撑平台。基于INDICS+CMSS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公司建设规划了以“平台总体架构、平台产品与服务、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5大板块为核心的“1+4”发展体系。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支撑,面向社会提供“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服务,同步打造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环境,建设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构建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制造业新业态。
目前,航天云网已拥有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实验室、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具备企业智能化改造、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信息系统集成、产品质量认证等53项专业资质能力,牵头制定《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成为全球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
华为云是华为的云服务品牌,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公有云服务,包括弹性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软件开发服务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华为云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云服务,致力于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全球300万客户的共同选择。
华为云基于安全技术全栈创新,践行责任共担,尊重客户数据主权,锻造出全面协同的冰山安全体系,提供中立安全可信的云服务。
华为云坚持开放技术和能力,让云技术普惠千万人群、解决各行各业发展难题。在人才教育、生态保护、医疗健康、城市发展等领域,华为云始终践行华为TECH4ALL理念,让数字技术惠及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
成立于1997年,专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核心技术的高科技软件上市企业,提供丰富的大数据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核心技术的高科技软件企业,2011年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66。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东方国信已形成横向跨行业、纵向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打造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全链条、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实现了大数据端到端全产业链的自主研发。东方国信以丰富的大数据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通信、金融、工业、政府、城市、农业、医疗、新零售等多个业务领域。
目前,东方国信拥有近万名高新技术人才,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同时,在中国北京和安徽、美国俄亥俄州、英国曼彻斯特设立四大研发中心。技术成果由国内团队转化落地,确保了产品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现阶段,东方国信积极在分布式数据库、工业互联网、数据科学、5G、云计算等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孵化技术产品,构建多元多层次的大数据技术生态。
数据催生数字经济,进而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而技术无论发展的多么迅猛,落点始终是服务于人。未来,东方国信将继续坚持“让数据改变工作与生活”的企业愿景,以技术创新升级产品结构和层次,以“大数据技术+行业云应用”的模式推进产品落地,为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贡献力量。
隶属于浪潮集团的全球云服务商,知名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云服务商,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云计算行业信息化软件、终端产品、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服务以及解决方案
浪潮云是国内较早的国家机关云服务供应商,为各地政府及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大生态扶持,采用POWERED BY模式,依托浪潮云创新中心打造完整产品能力,提供全栈云服务。
作为行业云的先导者,浪潮云致力于成为高品质云服务提供商,具备“专业、生态、可信赖”三大核心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网边端融合、云数智融合、建管运融合的全栈云服务,构建零信任的云数安全体系,打造新一代混合云。浪潮云携手合作伙伴,共建云舟联盟生态,支撑政府、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浪潮集团是中国较早的IT品牌之一,一直秉承创新的理念,数次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通过提供先进技术,提升竞争实力,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服务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649-2021 | 智能制造 制造对象标识解析系统应用指南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10589534.2 | 属性组合的筛选方法和属性组合的筛选装置 |
2 | CN201310397394.4 | 数据缓存系统和数据缓存方法 |
3 | CN201310701633.0 | 基于规则定义的自动签名/验签装置和自动签名/验签方法 |
4 | CN201630101923.6 | 带有在手机端展示表头、表体多页签的手机 |
5 | CN201210480286.9 | 共享资源管理系统和共享资源管理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6964-2018 |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 | 2018-12-28 | 2019-07-01 |
GB/T 36609-2018 | 电子发票基础信息规范 | 2018-09-17 | 2019-01-01 |
GB/T 36326-2018 | 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服务运营通用要求 | 2018-06-07 | 2019-01-01 |
GB/T 35301-2017 | 信息技术 云计算 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 | 2017-12-29 | 2017-12-29 |
GB/T 23002-2017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 2017-11-01 | 2017-11-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530533143.4 | 用于显示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 |
2 | CN201530005685.4 | 带信息展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装置 |
3 | CN201210046650.0 | 网站安全检测方法和装置 |
4 | CN201430295282.3 | 带领取门票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 |
5 | CN201110376840.4 | 一种提供相关词的方法及装置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778.1-2021 | 物联网 面向Web开放服务的系统实现 第1部分:参考架构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778.2-2021 | 物联网 面向Web开放服务的系统实现 第2部分:物体描述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684-2021 | 物联网 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通用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9561.1-2020 | 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 2020-12-14 | 2021-07-01 |
GB/T 39561.2-2020 | 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2部分:设备描述模型 | 2020-12-14 | 2021-07-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471-2020 | 云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接入集成规范 | 2020-11-19 | 2021-06-01 |
GB/T 39474-2020 | 基于云制造的智能工厂架构要求 | 2020-11-19 | 2021-06-01 |
GB/T 39403-2020 | 云制造服务平台安全防护管理要求 | 2020-11-19 | 2021-06-01 |
YD/T 3972-2021 | 基于云计算技术IPv4-IPv6业务互通交换中心基础云平台测试方法 | 2021-12-02 | 2022-04-01 |
YD/T 3971-2021 |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Pv4-IPv6业务互通交换中心基础云平台技术要求 | 2021-12-02 | 2022-04-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380001332.5 | 一种数据预取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2 | CN200810065293.6 | 宏小区到私有小区的切换方法及其宏网络系统 |
3 | CN201310603859.7 | 多路视频检测系统中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4 | CN200710188294.5 | 一种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5 | CN200610000395.0 | 一种多处理单元负载均衡方法和多处理单元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9254.1-2021 |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9254.2-2021 |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 40879-2021 |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1-10-11 | 2022-11-01 |
GB/T 40656.1-2021 | 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420.4-2021 |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10575719.8 | 基于HDFS的迭代式回溯算法的负载均衡与计算本地化方法 |
2 | CN201510303600.X | 基于指令集生成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3 | CN201410647747.6 | 一种基于效果优选的组合数据压缩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063-2021 | 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指南 | 2021-04-30 | 2021-11-01 |
GB/T 38664.1-2020 |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第1部分:总则 | 2020-04-28 | 2020-11-01 |
GB/T 38664.3-2020 |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第3部分:开放程度评价 | 2020-04-28 | 2020-11-01 |
GB/T 38664.2-2020 |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第2部分:基本要求 | 2020-04-28 | 2020-11-01 |
GB/T 38692-2020 | 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 2020-03-31 | 2020-10-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430268235.X | 按键U盘(不羁) |
2 | CN201620591919.7 | 一种物联网钱包 |
3 | CN201520242965.1 | 一种可检测多块SATA硬盘的制具 |
4 | CN201520445736.X | 一种基于NFC感应技术的智能盲人导盲杖 |
5 | CN201520142993.6 | 一种提篮式的免螺丝硬盘托架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0-07-23 | 2021-08-01 |
GB/T 33189-2016 | 电子文件管理装备规范 | 2016-10-13 | 2017-05-01 |
GB/T 29798-2013 | 信息技术 基于Web服务的IT资源管理规范 | 2013-11-12 | 2014-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