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业行业的大体环境信息
根据PEST分析模型以及对行业研究经验对金融业行业在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全面深入分析,分析金融业行业政策和相关配套动向。为企业、投资者、创业者、本行业能够把握金融业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做出一个判断,通过企业营销的努力来适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达到一个预期的目标。
2、金融业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
报告大厅依靠全面的数据库资源,通过数据分析金融业行业在市场竞争情况和市场的供求现状。为安全行业提供发展规模、速度、产业集中度、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品价格、效益状况等重要的信息,并且为安全行业研究预测未来几年安全行业市场的供求发展趋势。金融业行业主要上下游产业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及影响因素,金融业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与国外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差距,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等;
3、金融业行业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了解金融业行业当前的市场情况、市场规模和市场的变化竞争情况。能够为金融业行业的企业、投资者提供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营销状况、投资与并购情况、产品种类及市场占有情况等;
4、金融业行业的客户需求分析
主要是研究金融业行业消费者及下游产业对产品的购买需求规模、议价能力和需求特征等,金融业行业产品进出口市场现状与前景,金融业行业产品销售状况、需求状况、价格变化、技术研发状况、产品主要的销售渠道变化影响等,企业的重点分布区域,客户聚集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地区投资迁移变化;
5、金融业行业发展关键因素和发展预测
分析影响金融业行业发展的主要敏感因素及影响力,预测金融业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金融业行业的进入机会及投资风险,为企业、投资者、创业者、制定行业市场战略、预估行业风险提供参考。
总结:金融业行业研究是靠我们专业人员的精心分析以及强大的数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金融业行业为主线,全面整合安全手行业、市场、企业等多层面信息源,依据权威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体系,在研究领域上突出全方位特色,着重从行业发展的方向、格局和政策环境,帮助客户评估行业投资价值,准确把握安全手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最佳投资机会与营销机会,具有相当的预见性和权威性。
2023年末,全国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10.7万个,从业人员1235.5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21.9%和32.0%。2023年末,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059060.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7.2%;负债合计4338525.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8.1%。2023年,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2534.5亿元,比2018年增长25.8%。
据“北京朝阳”微信公众号消息,金融业是朝阳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朝阳区立足“首都国际金融主聚集区”功能定位,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标国际标准,对接国际金融资源,推动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朝阳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09.7亿元,总量稳居各行业首位,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为19.3%,同比增长7.3%。
初步统计,2024年3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89.15万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39.52万亿元,同比增长7.3%;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4.64万亿元,同比增长8.7%;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35.0万亿元,同比增长18.3%。金融业机构负债为446.51万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银行业机构负债为4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7.2%;证券业机构负债为11.1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保险业机构负债为3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10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金融开放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上证报)
Sibos2024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陆磊表示,开放合作始终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将继续拥抱开放和合作。 首先,将持续深化金融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环境,进一步支持优质中资企业在外上市和投资。 其次,将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将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金融一线)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32910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三季度金融业GDP同比增长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GDP同比增长10%,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1.9%。
央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4年2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80.64万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33.10万亿元,同比增长6.6%;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3.75万亿元,同比下降0.1%;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33.80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金融业机构负债为438.68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银行业机构负债为397.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证券业机构负债为10.26万亿元,同比下降1.8%;保险业机构负债为30.75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9月6日金融一线消息,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出席并参加主题为“金融领域的 AI 变革与挑战”的圆桌讨论。关于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肖钢表示,金融大模型的应用,将会对金融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今年以来,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落地,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肖钢特别指出,中国金融业应用大模型不是替代人,主要定位是赋能人,依靠大模型的巨大的泛化能力,帮助员工提升效能、提升效率。利用大模型,不简单是节省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利用大模型的技术赋能所有的员工。“要用机器代替人,这不是我们的定位,也不符合我们的国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称,金融业降薪传递了一个信号,金融业要做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好金融”。他表示,我们需要激励机制和容错空间去鼓励创新,但如果发展方向或结果本身,跟预期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我觉得做出一些调整甚至约束,是纠错的一种方式”。(中国日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我国2024年二季度金融业GDP同比增长4.3%,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