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行业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是在对财政行业的历史发展现状、供需现状、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下游行业发展、下游行业市场需求等分析的基础上,对财政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容量、竞争趋势、细分下游市场需求等进行研判与预测。
财政行业前景预测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包括:
1)预测财政行业市场容量及变化。市场商品容量是指有一定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市场容量及其变化预测可分为生产资料市场预测和消费资料市场预测。生产资料市场容量预测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的研究,综合分析预测期内财政行业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预测财政行业的需求结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
2)预测财政行业市场价格的变化。企业生产中投入品的价格和产品的销售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水平。在商品价格的预测中,要充分研究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利润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货币价值和货币流通量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3)预测财政行业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这是对市场中商品供给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
财政行业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影响财政行业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预见其发展趋势,掌握财政行业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预测为决策服务,是为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需要通过预测来把握经济发展或者未来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决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以下是相关财政行业前景预测分析,可供参看: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7月财政收入有所改善。总量上看,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0.1%,结束了2025年初以来的负增长。进一步,7月税收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增加,非税收入明显减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增强。从税源上看,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剔除基数效应后增速仍较为可观,体现了经济内生动能的边际改善倾向。
高盛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称,美国利率波动呈现出前端利率波动骤降与尾部曲线长期端波动之间的反差,基于财政方面的担忧,“长期端波动中的风险溢价比直接收益率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过去一个月,尽管 “宏观不确定性犹存,且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暗流涌动”,但前端隐含波动率持续压缩 —— 其可能的驱动因素包括关税风险的清晰度提高以及 “美国潜在通胀趋势放缓”。策略师们写道,与以往的利率周期相比,前端波动率的压缩存在局限性,且波动率卖出策略面临更多双向风险。
德国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正艰难说服党内支持紧缩政策,而默茨若想推动修宪,可能不得不与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或极左翼的左翼党谈判。执政联盟内部已是暗流涌动。
分析师称,尽管德国总理默茨已将国防和基建支出从严格的债务刹车机制中剥离,要求进一步放宽财政束缚的呼声正日益高涨。一个特别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如何最早在明年松绑德国的借贷限制。但改革之路注定崎岖。德国经济二季度萎缩0.1%,预计2025年GDP增速将低至0.2%,到2027年才缓慢回升至1.6%。如此疲软的增长几乎不给财政留下腾挪空间——即便默茨提出的5000亿欧元投资计划,若没有更深层的结构改革恐怕也难以维系发展动能。
财政部7月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9.1%;教育支出同比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4.3%。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好。(新华社)
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东京午盘交易时段因财政担忧而趋陡。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团队的两位成员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媒体报道称,执政党自民党-公明党联盟可能在7 月20日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表现不佳。如果联盟失利,预计曲线将进一步趋陡。”他们补充说,各政党的财政支出承诺均存在资金缺口,即便是在优先考虑财政纪律的自民党提案中也是如此。
由于德国的财政支出行动令债务供应增加,并推动经济增长,一些全球大型银行正在对德国国债发出新的警告。高盛策略师表示,德国债券收益率的重新定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目前为止受到了市场波动期间投资者对安全的AAA级债券的持续需求的影响。他们预计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将在2025年底达到2.80%,2026年达到3.25%。高盛策略师George Cole和Friedrich Schaper近期在报告写道,“如果没有关税担忧和潜在的避险资金流入,德国国债收益率反映出的财政扩张的影响会大得多。” 他们补充道,随着财政支出政策的影响在整个地区蔓延,投资者也将开始消化更健康的长期增长预期,从而进一步增加利率和收益率的上行压力。
中金发布研报称,2025年7月4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大美丽法案》,基本兑现了其竞选期间提出的核心减税承诺。该法案分为五大部分,涵盖企业减税、个人与家庭减税、削减清洁能源补贴、压缩医疗补助(Medicaid)以及削减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整体来看,《大美丽法案》将在未来推升财政赤字,但部分赤字可通过关税收入予以对冲。测算显示,法案对2026年实际GDP的拉动在0.5个百分点以内,对通胀的推升作用不超过0.15个百分点;未来十年,关税+减税的组合将增加净赤字约1.3万亿美元,赤字率将维持在6%左右。鉴于当前失业率低、通胀温和、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健康,美国政府债务尚无迫切风险。中期来看,财政的约束将更多取决于通胀过高与财政效率下降,但目前这两种情形尚未出现。在通胀可控的前提下,美国财政的空间可能比过去40年来主流经济学所想的要更大。
当地时间7月4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标志着这一备受争议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纽约时报》指出,这一法案使美国走上新的、更危险的财政道路,并加剧投资者对债务危机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也表示,“大而美”法案会进一步扩大美国的财政赤字,这与该组织关于美国应在中期内降低财政赤字的建议背道而驰。此外,一些投资者担心,美国的巨额债务预期正给美元带来压力。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下跌10.8%,创下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差表现。如果美元持续走弱,可能会促使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元资产转移到其他资产类别,从而改变全球资金的流向和配置。(券商中国)
穆迪表示,日本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如果带来大规模减税,可能会对财政体质和信用评级产生重大影响。7月20日的选举对首相石破茂政府的延续执政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他领导的执政党自民党和联盟伙伴公明党在10月的临时选举中失去众议院多数席位之后。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计划在竞选承诺中加入发放现金措施,以帮助家庭应对通胀,但抗拒反对党对于减税的要求。穆迪主权和次主权风险部门经理Christian de Guzman表示,如果减税压力因大选而增加,可能会对该国的评级产生负面影响,这取决于减税的幅度和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