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包括:
1)广汽行业内部的竞争。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几种:
一是行业增长缓慢,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激烈;二是竞争者数量较多,竞争力量大抵相当;
三是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或者只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
四是某些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企业开始诉诸于削价竞销。
2)广汽行业顾客的议价能力。行业顾客可能是行业产品的消费者或用户,也可能是商品买主。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在能否促使卖方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3)广汽行业供货厂商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供货厂商能否有效地促使买方接受更高的价格、更早的付款时间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广汽行业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它们将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分享已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结果是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行业利润减少。
5)广汽行业替代产品的压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满足同样需求从而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竞争压力。
广汽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是分析广汽行业市场竞争状态的研究成果。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研究广汽行业市场竞争情况,有助于广汽行业内的企业认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广汽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对手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瑞银发表报告,预计到2025至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普及率将超过50%。该行认为,由于内燃机汽车市场份额下降,内燃机汽车企业正处于淘汰赛,导致广汽本田的单部车利润在2023年显著下跌。该行指,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合资公司的销量在今年首五个月按年分别下降27%和24%。虽然广汽埃安是电动化领域的先行者,但该行认为广汽埃安正在被竞争对手超越,导致今年首五个月交付量按年下降39%。瑞银将广汽集团2024至2026财年盈利预测下调50至70%,分别至27亿、26亿及21亿元,低于市场预计的52至54亿元,认为市场忽视了其巨大的盈利下行风险。该行将其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由6港元大削至3.2港元。
“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CACS2024)”于6月6日-8日举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出席并演讲。曾庆洪表示,广汽集团将坚持长期主义,要有定力、有韧性、有格局、有长远性。谈及价格内卷,他直言,“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在曾庆洪看来,企业的目的是盈利,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之中包含了交税、就业等。但由于汽车行业内卷,“现在裁员裁了多少?”,曾庆洪甚至自曝,“广汽也裁了不少”。(睿见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