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包括:
1)杠铃行业内部的竞争。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几种:
一是行业增长缓慢,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激烈;二是竞争者数量较多,竞争力量大抵相当;
三是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或者只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
四是某些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企业开始诉诸于削价竞销。
2)杠铃行业顾客的议价能力。行业顾客可能是行业产品的消费者或用户,也可能是商品买主。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在能否促使卖方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3)杠铃行业供货厂商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供货厂商能否有效地促使买方接受更高的价格、更早的付款时间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杠铃行业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它们将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分享已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结果是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行业利润减少。
5)杠铃行业替代产品的压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满足同样需求从而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竞争压力。
杠铃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是分析杠铃行业市场竞争状态的研究成果。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研究杠铃行业市场竞争情况,有助于杠铃行业内的企业认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杠铃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对手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12月31日,标普红利ETF(562060)收盘跌1.17%,成交额3899.38万元。消息面,12月以来,A股市场的情绪相对较为谨慎。“杠铃策略”重新成为市场主流,红利资产与科技主题成长表现相对占优。民生证券认为,2023年下半年以来,选择杠铃策略似乎成为投资者的某种“肌肉记忆”,即在市场存在宏观预期时博弈顺周期与政策利好方向,而在政策落地后的基本面验证期,便选择“执两端”等待下一个宏观交易的时刻。然而当下市场选择的“杠铃策略”的两端,无论是红利资产,抑或主题投资,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与产业趋势交易预期与过去均已出现明显不同。从未来的视角看,随着景气度的不断自下而上传导,新一轮补库周期开启似乎可以期待。关注利率趋势逆转后,主题投资全面回落的可能,而红利中受益于利率反转的资产仍将继续前行。
天风证券发布策略报告表示,市场正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状态。这一状态所对应的行业结构可能类似23H1的“杠铃策略”:一边是政策态度转向,对未来预期改善,风偏上行,成交额持续高位,导致主题行情占优、高换手的科技方向活跃;另一边是政策效果的落地需要时间,政策的出台节奏和力度也会根据经济现状“边走边看”,导致“弱现实”可能尚持续一段时间,防御和稳定风格的大盘价值会时常有所表现。另外,市场可能低估了月度维度存量利率调整对于消费的提振作用。此外,后续消费方向可关注政策发力,存量利率政策的效果也或逐步体现。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风格轮动加快,“类债+海外需求”的杠铃策略相对占优。对此,广发稳健优选基金经理王明旭认为,A股估值已经降至历史较低分位水平,股债风险溢价也处于历史高位,投资价值值得关注。随着地产政策的调整及深化改革政策陆续落地,宏观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预期股市的估值中枢有所上移,高端白酒、地产等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行业具有较好的赔率。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未来一周建议配置红利和小盘成长杠铃策略,但若如预期般红利占优小盘成长回落,部分仓位可在高位从红利往小盘成长进行切换。短期价量行业配置模型对未来一周给出行业配置建议为煤炭、电力及公用事业、国防军工、汽车、电子及通信;择时模块给出的信号6月权益建议配置比例为25%,较5月下降。量化选股因子方面,未来一周预期价值因子表现会有所修复,而成长和一致预期因子维持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