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包括:
1)服务业行业内部的竞争。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几种:
一是行业增长缓慢,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激烈;二是竞争者数量较多,竞争力量大抵相当;
三是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或者只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
四是某些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企业开始诉诸于削价竞销。
2)服务业行业顾客的议价能力。行业顾客可能是行业产品的消费者或用户,也可能是商品买主。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在能否促使卖方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3)服务业行业供货厂商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供货厂商能否有效地促使买方接受更高的价格、更早的付款时间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服务业行业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它们将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分享已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结果是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行业利润减少。
5)服务业行业替代产品的压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满足同样需求从而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竞争压力。
服务业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是分析服务业行业市场竞争状态的研究成果。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研究服务业行业市场竞争情况,有助于服务业行业内的企业认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掌握自身在服务业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对手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从高速推进进入了调整期,经济全球化展现出与高潮期不同的轨迹和逻辑。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本跨境流动放缓,各种矛盾和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全球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过去5年歧视性贸易政策或限制性贸易政策数量远远高于自由化(贸易)政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快重构,王一鸣表示,全球南方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过去20年,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GDP的份额从接近20%提高到40%左右,增长近一倍,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显现。“应当看到,全球化并没有停止,还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正在改革。”王一鸣称,一是全球贸易占全球GDP的份额在过去一年还在上升,二是新科技革命推动下,数字贸易正在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引擎,2023年数字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超过了一半,三是从大型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依然保持在60%以上的高位,特别是大型的数字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活力。所以我们认为,全球化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展开。(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