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 内容详情
2025年注塑机行业技术分析:产能全球领先核心技术仍待突破
 注塑机 2025-04-07 17:41:11

  在制造业不断革新的当下,注塑机作为塑料机械制造领域的关键设备,其行业发展状况不仅反映着塑料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也侧面体现了国内基础工业的整体实力。近年来,我国注塑机行业在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2025年注塑机行业技术分析:产能全球领先核心技术仍待突破

  一、注塑机行业的发展轨迹

  注塑机行业在中国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的三十多年发展历程。《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注塑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注塑机产业在珠江入海口两岸兴起,凭借临近香港的地域优势,港台品牌的注塑机大量涌入,如震雄、亿利达等知名品牌。进入21世纪,注塑机产业开始向内地扩张,长三角地区以宁波为中心迅速崛起,本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随着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港、台及韩国、日本的注塑机品牌逐渐失去优势,退出中国市场。这一时期,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产业集聚带形成,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内加工制造业技术的进步,还提升了重型制造业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推动了从业人员观念的转变。

  二、注塑机的结构与技术现状

  (一)液压注塑机

  液压注塑机主要由锁模柱架、射料熔料、机架钣金、液压、电控、润滑六大部分组成。机架钣金部分通过型材和板材焊接而成,锁模柱架和射料熔胶部分除部分密封和支撑元器件外,也由钢件及型材加工而成。然而,液压部分的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如油泵、油阀等,大多采用德国、日本制造的品牌,台湾地区的仿制产品也有一定市场。电控部分作为注塑机的核心,控制器主要来自欧洲和日本,国内品牌在注塑机上的应用较少。

  (二)全电动注塑机

  全电动注塑机除了与液压注塑机有相同的部分结构外,还包括动力和传动部分。与液压注塑机相比,全电动注塑机省去了液压能转换环节,具有节能、高精密控制、低噪声、低污染等优势,可节能 30% - 60%,并能实现多动作同步运行。但全电动注塑机的传动部件,如丝杠,严重依赖日本进口,控制部分的驱动也主要依靠欧洲和日本。由于部件采购和维护成本高,全电动注塑机在国内的推广受到限制,而在工业基础较强的国家,中小型注塑机已普遍采用全电动技术。

  三、注塑机行业的发展困境

  国内注塑机行业在规模上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核心部件的动力和控制部分仍依赖国外品牌。一方面,注塑机厂家长期使用国外品牌,形成了思维惯性;另一方面,国产品牌在性能、寿命等方面与国外品牌存在差距,注塑机厂家为了自身发展,不愿冒险使用国产部件。此外,国外品牌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垄断,也给国内注塑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一旦国际关系发生变化,国内注塑机行业可能面临关键部件供应中断、价格波动等问题,影响行业的稳定发展。

  四、突破困境的应对策略

  要打破注塑机行业受制于人的局面,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注塑机行业从业者应持续奉献,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应加大资本投入,推动注塑机行业向纵深发展。部件产品从业者应与注塑机整机厂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国内注塑机部件在整机上的使用率。同时,行业层面应制定创新策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注塑机行业和基础加工行业的发展中,推动中国重工业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注塑机行业在产量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方面仍需突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提升国内注塑机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注塑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注塑机相关研究报告
注塑机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