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饮品生产企业数目众多、企业质量参差不齐,行业内企业呈金字塔分布。2011-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中药饮品企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8.02%,行业规模逼近2000亿元,以下是中药饮品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药饮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615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956亿元,2010年-2016年复合增速高达21.27%,预计未来能够维持15%左右年增速,到2018年规模近2600亿。中药饮品行业分析指出,行业毛利润同样保持20.10%高复合增速;毛利率始终稳定,保持在8%左右。
得益于纳入2018版基药目录,中药饮品发展迅速,根据中药饮品行业概况及现状数据,2010-2018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18%,2018年行业规模逼近2000亿元。而由于行业准入壁垒低,行业格局呈现小、散、乱,龙头公司2018年市占率不足5%,现从三个方面分析中药饮品行业概况及现状:
1、中药饮品增长趋稳,新型饮品增长迅猛。我国中药饮品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受中药材原材料价格影响,波动较大,3年利润复合增速为13.6%。中药配方颗粒作为新型饮片,具有直接冲服、方便使用等特点,销售额从2.28亿上升至80.85亿,复合增长率48.7%,高于同期中药饮片增速。随着配方颗粒试点企业限制的放开,预计到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超300亿。
2、中药饮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扩张。我国规模以上中药饮品企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8.02%,在我国医药工业七大子行业中名列第二。2017年,中药饮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接近2000亿元;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中药饮品企业销售收入总额1047.9亿元,同比增长21.33%;实现行业利润总额73.61亿元,同比增长22.78%。2018年我国中药饮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约2206亿元。
3、中药饮品质控指标及限度有待完善。中药饮品质量标准存在部分品种的含测指标非药效成分,且指标性成分含量较低问题。部分药材资源由野生变家种过程中,性状发生改变,而标准中的大小、直径、色泽等性状指标变化较小,与药材实际质量差异较大,导致相应饮片质量难以达标。部分中药材和中药饮品标准存在含量测定成分限度偏高,导致市场无合格药材可用,同样无合格中药饮品可供应状况。如莲子心、山柰、苍耳子、拳参等含量测定指标过高,市场采集合格的中药材原料成为行业难题。建议加强中药饮片炮制原理、药效物质基础等基础研究,建立与炮制品功效相关且具有生、制品个性特点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升质控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便更合理地控制中药饮片质量。在全面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修订部分品种的标准与限度,保障中医临床供应。
未来,中药饮片行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医改政策的驱动:1)2019年5月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加成,但中药饮片不受零加成限制,医院有动力逐渐加大饮片使用量;2)公立医院药占比将降到30%以下,中药饮片同样不在受限范围内,使用占比将提升;3)国家对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限制趋严,中药饮片有替代效应。中药饮品行业概况及现状指出,此外,国家对于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饮片行业禁止外资进入壁垒高等因素也将加速行业发展。
总的来说,中药材、中药饮品、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药饮品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在国内,业外资本对中药饮品表示出极大的热情,看好中药饮品行业的未来发展。以上便是中药饮品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