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SIM卡产业链已经趋于成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预计2019年智能SIM卡发卡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增速预计超过10%,并开始向多业务用卡、跨地区用卡方向转变。以下是智能SIM卡行业现状分析。
智能SIM卡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法国产生,其后各国都着手研制与发展,并获得普及。智能SIM卡行业分析,2010年全球智能SIM卡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态势,市场销售量达42.7亿张,同比增长12.6%。其快速增长因素主要有:一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刺激了市场需求,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强劲增长,从而带动全球市场快速增长。
智能SIM卡行业现状分析,按智能SIM卡芯片种类的不同,可将智能卡分为Memory卡、逻辑加密卡与CPU卡三类。2017年,我国CPU卡的销售额达448984万元,占整体市场销售额的83.5%;逻辑加密卡的销售额为86492.9万元,占整体市场销售额的16.1%;Memory卡的销售额则为1938万元。由于CPU卡比逻辑加密卡、Memory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容易将多种应用功能集成在一起,因此目前绝大多数政府主导的智能卡应用都采用CPU卡,如城市一卡通、社保卡、居住证、银行IC卡等。对于门禁系统而言,基于逻辑加密卡或ID卡的门禁系统升级到CPU卡安全门禁系统是个必然的趋势。
按数据传输形式的不同,可将智能SIM卡分为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与双界面卡三类。2017年,接触式IC卡销售额达274099万元,占整体市场销售额的51%;非接触式IC卡的销售额为163350.3万元,占整体市场销售额的30%;双界面卡的销售额为99965万元,占整体市场销售额的18%。目前很多应用领域都开始采用双界面卡,如银行IC卡、城市一卡通、社保卡等,因此双界面卡在整体市场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智能SIM卡行业现状分析,随着我国教育、企业、金融、交通、城市管理、政府管理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提速,智能SIM卡行业市场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作为信息社会重要载体之一的智能SIM卡,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智能SIM卡及其相关行业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金融EMV 迁移、移动通信的高速增长、第二代身份证的普及、数字化城市建设、学校和大中型企业的数字化建设、电子标签的推广等等,都将极大地扩展我国智能SIM卡行业的市场空间。
当前,智能SIM卡已经广泛应用于银行、电信、交通、公共安全等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2018年,我国智能SIM卡市场销售量近12.8亿张,同比增长26.8%;销售额达53.7亿元,同比增长15.3%。智能SIM卡市场销量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移动通信卡市场的增长拉动了整体市场的增长;二是城市一卡通、居住证、社保卡等领域市场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整体市场的增长。
总的来说,智能SIM卡是伴随着智能卡行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的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集成以及技术服务等,预计智能SIM卡行业将成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关键行业之一。未来智能SIM卡的传统应用领域仍左右全球智能卡市场的发展。以上便是智能SIM卡行业现状分析所用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