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内容详情
2025年智慧城市行业技术分析:技术发展深度影响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
 智慧城市 2025-06-18 15:34:1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创新模式,正依托先进技术不断演进。光通信网络凭借高速率、大容量等特性,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支撑,其技术发展深度影响着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从空间激光通信实现跨域互联,到通感一体化光网络助力实时监测,再到可见光通信满足特定场景需求,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中展现出多元应用价值,同时新型光通信技术也为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2025年智慧城市行业技术分析:技术发展深度影响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

  一、空间激光通信网络:为智慧城市跨域互联与应急通信赋能

  据《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随着通信技术进步,智慧城市通信网络向天地一体化转型,空间激光通信网络(FSO)成为重要力量。FSO 通过构建星间及空天地一体化激光通信链路,为跨区域数据传输提供创新方案。相较于传统光纤通信,它无需铺设物理光纤,环境适应性强、传输速率高,在广域覆盖和无差别通信服务上优势明显,尤其适用于地面网络覆盖不足或布设困难的场景。

  在短距跨域互联方面,FSO 网络表现出色。美国 Trimble 公司的 FSO 网络系统可在 4km 内实现高速稳定传输,抗干扰性能优于传统微波通信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军事野外训练的实时数据共享。国内也有相关实践,如基于 FSO 网络的 10G 无源光网络跨越太湖实现岛域高速回传,解决了传统通信方式在岛屿环境中的局限性,但在极端天气下存在传输不稳定的问题。

  应急通信保障是 FSO 网络的另一重要应用场景。在自然灾害或光纤损毁等突发情况下,FSO 网络能快速建立临时通信网络。例如,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低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在广东韶关洪涝、海南文昌台风灾害救援中迅速恢复灾区通信。

  此外,FSO 网络在卫星互联网接入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作为空间激光中继节点,它构建起天地一体化 FSO 网络枢纽,实现星地高速数据传输,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提供传输链路,助力城市管理决策。在智能驾驶领域,FSO 网络与北斗 / 第五代移动通信进阶版(5G-A)融合,通过超低时延、亚米级定位等技术,支持车路协同场景下的实时信息交互,实验测试已初步验证其可行性,随着低轨星座规模化部署,有望实现全球车辆实时协同驾驶。

  二、通感一体化光通信网络:实现智慧城市多场景动态感知

  智慧城市的发展依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动态感知、实时分析和智慧服务,通感一体化光通信网络应运而生。该网络将通信与感知功能深度融合,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在支持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同时,赋予光纤环境感知能力。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DFOS)技术,可实时监测温度、应变、振动等物理参数,使光通信网络兼具通信基座和智能感知网络的双重功能。

  在智慧交通场景中,DFOS 技术的应用不断发展。2021 年,某城市首次利用 DFOS 技术进行交通监测实验,1 小时内 456 辆车辆的检测成功率仅 73%,主要受车辆类型、速度及路面条件影响。2022 年,鄂州机场高速公路引入 DFOS 技术,结合光栅阵列传感光缆(1.6×10⁴个光栅传感器)及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实现车辆全息数据绑定与全域跟踪,检测成功率显著提升,但复杂天气下数据丢包率仍达 15%。

  地震检测也是通感一体化光通信网络的重要应用领域。2020 年,利用海底光缆检测牙买加附近 7.7 级地震,定位精度仅 10km 级,且无法区分地震类型。后续在不同地区的实验中,虽然在响应时间和定位精度上有所提升,但仍存在预警延迟、误报率高以及无法区分地震波类型等问题。如 2024 年,在台湾花莲 7.3 级地震实时监测中,定位误差小于 1km,但山地环境中的信号衰减率超 25%。

  在城市管道监测方面,DFOS 技术通过检测光信号相位变化,可定位油气管道沿线的安全威胁,相比传统人工巡检,能覆盖复杂地形盲区,提升响应效率。不过,该技术存在环境噪声干扰大、复杂地形信号衰减快、误报率高等问题,未来可通过空分复用光纤、优化智能算法等进一步提升性能。

  三、可见光通信(VLC)网络:满足智慧城市特定场景需求

  可见光通信(VLC)技术兼具高集成度、高速率及高安全性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解决室内、地下空间及特定区域的射频信号覆盖盲区问题,其 “通信 + 照明” 双重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集成化创新方案。

  在室内定位领域,基于 VLC 网络的可见光定位(VLP)技术利用 LED 的高带宽特性,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相关实验表明,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方法和辅助导航系统,可将定位误差大幅降低,为室内提供精准定位和智慧导航服务,弥补室内无线信号盲区。

  在工业场景中,基于 VLC 网络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借助顶部 LED 灯与矿工携带的 LED 矿灯实现实时轨迹跟踪,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效率。在智慧交通方面,融合 VLC 网络与双目视觉的列车自主定位方法,解决了射频通信的电磁干扰问题,在 100km/h 列车速度下,定位误差为 36.11cm,响应时间为 51.32ms,初步实现了高速动态定位,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精度。在医疗领域,基于 VLC 网络的数字化手术室方案,通过无影灯实现手术数据高速稳定传输,避免了传统射频通信对医疗设备的干扰。

  四、新型光通信技术:引领智慧城市未来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对光通信技术提出支撑海量连接、超低时延、超高安全性的要求,新型光纤技术、新型光电器件制造工艺和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成为关键。

  空芯光纤与多芯光纤作为新型光纤技术的代表,正重构智慧城市光通信网络底层架构。空芯光纤基于反谐振导光机理,以空气为传输介质,具有传输损耗低、时延小等优势。2025年3月30日展示的最新空芯光纤产品,单根光纤长度超过 20km,最低衰减系数低至 0.05dB/km,信号传输速度相比常规光纤快大约 47%,传输时延降低约 31%,为骨干网长距离传输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多芯光纤通过单包层多纤芯设计实现空分复用,在保持光纤直径不变的前提下成倍提升传输容量,适用于短距离高密度接入场景,还能集成 DFOS 功能进行隐患监测。未来,多芯光纤与空芯光纤将形成 “短距接入 - 长距传输” 的分层协同架构,满足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场景需求。

  新型光电器件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对智慧城市智能化转型至关重要。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对算力基础设施提出严苛要求,光电共封装(CPO)、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LPO)、硅光等新工艺技术成为破局关键。CPO 技术将光源与电芯片直接集成,降低传输损耗与功耗,适配 AI 集群的高密度互联需求;LPO 技术移除高功耗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实现成本优化,适用于数据中心短距传输场景;硅光技术依托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实现光电器件大规模集成,光 / 电转换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40%。未来,新型光电器件制造工艺将形成 “短距 LPO + 中长距 CPO + 硅光底层支撑” 的技术矩阵,为 AI 智算中心提供保障,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量子通信技术为智慧城市构建安全屏障。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基于光子的不可克隆性和测不准原理,与经典加密算法结合,能为智慧城市政务、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建立不可破解的通信链路。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城域网和接入网场景中兼具高速率、高兼容性、低成本和易扩展性,适用于智慧城市密集接入场景的安全防护。随着量子中继技术突破和小型化终端研发,量子通信网络将向更广覆盖、更低成本方向演进,形成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综上所述,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空间激光通信网络实现跨域互联与应急通信,到通感一体化光通信网络助力多场景动态感知,再到可见光通信网络满足特定场景需求,以及新型光通信技术引领未来发展,光通信技术全方位推动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尽管当前部分技术存在稳定性不足、误报率高、硬件成本高等问题,但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算法的不断突破,未来将构建起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城市通信网络,为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