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其中阴雨寡照天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愈发显著。水稻作为全球超过60%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其生长季遭遇的弱光胁迫已成为制约区域水稻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为应对这一问题,通过不同颜色遮阳网模拟弱光环境,探究其对水稻产量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成为当前农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不同颜色遮阳网行业在模拟弱光环境时,对水稻冠层的光谱组成(光质)产生不同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田间试验设计,设置不遮阴的对照处理(C0)以及黑色遮阳网(C1)、银灰色遮阳网(C2)、白色遮阳网(C3)覆盖冠层的处理,平均遮阴率均为 60%。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C1 处理下红蓝光占比变化较小,红光 / 红外比(R/FR)降低 1.81%;C2 处理下红光占比降低 1.39%,蓝光占比增高 1.09%,R/FR 比降低 1.96%;C3 处理下红光占比增高 5.54%,蓝光占比降低 5.92%,R/FR 比降低 7.2%。同时,C2 处理下冠层红绿蓝光占比、光合有效辐射(PAR)变化值与阴雨天变化值均呈正相关,表明银灰色遮阳网模拟阴雨天弱光环境效果较好。
遮阳网遮阴处理对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有着显著影响。与对照 C0 相比,遮阴处理(C1、C2 和 C3)显著降低拔节 - 开花期地上部生物量,其中 C1、C2 处理还显著降低干物质转运量及转运率,降幅分别为 77%、66.4% 和 70.8%、58.1%。在产量方面,遮阴处理均显著降低水稻产量,C1、C2、C3 的降幅分别为 65.7%、25.7% 和 33.3%。这表明遮阳网遮阴虽然能模拟弱光环境,但会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黑色遮阳网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2025-2030年中国遮阳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遮阳网遮阴处理对稻田 CH₄和 N₂O 这两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显著且呈现不同趋势。与对照 C0 相比,遮阴处理(C1、C2 和 C3)明显降低稻田 CH₄排放通量,显著降低稻田 CH₄累积排放量,降幅分别为 76.2%、85.2% 和 76.0%;但同时增加了 N₂O 排放通量,明显增加 N₂O 累积排放量,增幅分别为 19.1%、106.4% 和 295%。由此可见,遮阳网遮阴会使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结构发生改变,对 CH₄排放有抑制作用,却促进了 N₂O 的排放。
遮阴处理对稻田的增温潜势和碳排放强度也有显著影响。与 C0 相比,遮阴均显著降低稻田 CH₄和 N₂O 对增温潜势的贡献和碳排放强度,C1、C2 和 C3 处理下增温潜势降幅分别为 75.6%、87.8% 和 74.2%,排放强度降幅分别为 7.3%、83.4% 和 56.4%。进一步分析发现,产量与 PAR 显著相关,CH₄排放对增温潜势的贡献与绿光占比显著相关,N₂O 排放对增温潜势的贡献与红蓝绿光占比及 R/FR 比均显著相关。这说明遮阳网遮阴通过改变光环境等因素,影响了稻田的温室效应和碳排放强度。
综上所述,不同颜色遮阳网行业模拟弱光环境时,在光质影响、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的作用、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增温潜势和碳排放强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银灰色遮阳网模拟阴雨天弱光环境效果较好,且在降低碳排放强度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这一研究结果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通过合理选择遮阳网来应对弱光胁迫、保障水稻可持续生产以及准确评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