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 内容详情
2013年轧钢行业现状分析
 轧钢 2013-11-14 15:17:52

  通过对2013年轧钢行业现状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阶段,钢材需求量依然较大,基建和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线材、棒材、型材等长材需求量逐年递增,国内各钢铁企业相继扩充长材产能。2009 年,我国长材产量约3.3 亿吨,较上年增长23.65%。据中国报告大厅轧钢设备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指出,尽管目前全球钢铁业仍处于供需失衡的市场环境下,但国内钢铁企业利用利用产业振兴政策,优化本身运营结构,发挥产业整合的优势,市场有所回暖,特别是长材的需求量有望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3 年将超过5 亿吨,为我国轧钢专用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以下是对轧钢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轧钢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国内本行业一直重视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不仅注重技术研发与生产实践的良性互动,而且持续跟踪和关注国际相关产品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自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引进欧美先进装置以来,国内轧钢专用设备生产厂商通过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并逐步实现国产化。2000 年以后,部分行业领先企业不再简单跟随国外行业发展步伐,不仅引入现代信息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而且对产品服务模式进行了创新,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中取得了相对优势。

  二、轧钢产业转移带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发展迅速,亚洲特别是东南亚钢材产量和需求量持续上升。为降低本土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国际钢铁巨头纷纷将部分钢铁产能特别是长材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地区。2008 年,亚洲钢铁产量占全球比例达到58%,而十年前仅为38%。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钢铁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35%-40%左右。亚洲钢铁产量,特别是国内钢铁产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带动了轧钢专用设备行业的发展。凭借区位优势及质量优势,我国行业内领先企业产品已逐步抓住机遇进入了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冶金轧钢专用设备行业新的增长点。

  三、轧钢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分布分散 整体实力较弱

  虽然我国轧机导卫行业在技术研究和国产化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产业投资布局较为分散,国内轧钢专用设备行业发展并不均衡,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目前,我国轧钢专用设备企业业务范围还较为单一,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体设备,普遍缺乏完整轧钢工艺生产线的研发生产能力。从国外同行发展经验来看,从围绕研究轧钢生产工艺的部分技术环节、提供单一产品,逐步实现覆盖整体轧钢生产线轧制工艺技术研究和提供整套各类专用设备产品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目前国内本行业布局分散,尤其是轧机和其他专用设备生产企各自发展的格局对行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此外,除轧机生产企业外,我国其他轧钢专用设备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行业的快速发展。

  2、产品非标准化

  轧钢专用设备产品属于非标产品,因各轧钢生产线建设情况各不相同,轧机结构、钢铁品种规格和环境参数等都存在明显差异,使各钢铁企业对配套专用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以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需求也不尽相同。轧钢专用设备产品的上述非标准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行业企业生产和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张。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轧钢相关研究报告
轧钢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