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的战略对实现我国未来各项经济社会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成为我国政府近年重点扶持的项目。随着再生能源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的推动,整个社会对新能源的认识不断发生改变。以下对再生能源行业竞争分析。
7月底,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旨在有效解决再生能源发展中出现的弃水弃风弃光和补贴资金不足等问题,实现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美国最大商业银行摩根大通近日也宣布签署了可满足自身电力需求的电力采购协议,成为最新一家进军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大型银行。摩根大通表示,计划于2020年实现在全球的物业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并将于2025年之前作出总额2000亿美元清洁能源融资承诺。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把气候变化融合到业务决策中,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已经日益显现。随着制造业综合技术与管理不断进步和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再生能源正变得在价格、表现和可靠性方面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未来将走得更稳、更快。
2017-2022年中国新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按照市场自主和竞争配置并举的方式管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通过竞争的方式选择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基地及业主,可以有效并且快速的确定各地项目的落实,并减少政府资金支出,而在扶贫地区中由政府编制光伏扶贫计划,也可减轻扶贫地政府的经济负担。
由于相关技术与政策尚不完善,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为其利用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
第一,当前可再生能源产业生产规模较小,导致无法集约化生产,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提高了社会成本,而高成本制约了其技术提高和推广应用。与此相比,化石燃料等传统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要更低些,在竞争中更占优势。
第二,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较为弱化。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资源开发潜力与市场需求仍然很小,社会认同度不高。相对于常规能源,缺乏竞争力。
第三,我国制造业较国外更为薄弱。制造业作为生产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基础产业,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制造业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撑。
再生能源的电力建设不可或缺的就是资金支持,从《意见》中看出,是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方面的渠道筹措资金的,对于补贴政策已制定的地方也可扩大建设规模,这样,可以尽量从地方上确保再生能源发展的资金支持。
从《意见》中看出,国家对于再生能源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及规划,也正在稳步实施过程中,虽然道阻且长,但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保护绿色家园。